楚青鸾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纷乱的道:“夫君既然去,那自然有他的把握,我们便别操心了,现在都准备一下吧,待会儿那出戏,我们需得演好,不能露出破绽。”
“……”
后院书房外,微风拂过,枇杷树叶沙沙作响。
高阳推门而入,开口道,“祖父,您真是孙儿的及时雨,这传话来得太是时候了,孙儿最怕的便是那离别时愁云惨淡的场景。”
高天龙头也没抬,只是指了指面前小几上的一个白瓷小罐,淡淡道:“这是今年新熬的枇杷膏,你路上带着,漠北干燥,能润润肺。”
高阳心中一暖,接过小罐,点头道:“好,孙儿记下了。”
高天龙抬起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看向高阳:“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高阳神色一肃,点头道:“万事俱备,只待陛下前来,上演最后一场戏。”
“假死之后,孙儿会立刻秘密出城,直奔边疆,届时,各路精锐兵马以及粮草、军械、熟悉沙漠地形的匈奴向导和车夫,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分批前往。”
“只待来年开春,匈奴人困马乏之际,那封足以引爆陛下雷霆之怒,让大乾上下同仇敌忾的匈奴国书,便会适时出现。”
高天龙闻,花白的眉毛微挑。
“适时?”
高阳干咳两声,道,“孙儿代笔,替那赫连察写的。”
高天龙:“……”
这手段,果然是他亲孙子。
够阴,够绝!
高阳端起桌上的一杯热茶,抿了一口,像是随意的问道,“祖父,您急召孙儿前来,所为何事?”
高天龙没有立刻回答。
他只是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那株生机勃勃的枇杷树,背影依旧挺拔,却难掩一丝苍老。
良久。
高天龙才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高阳道。
“此次北伐,老夫要去。”
“噗!”
高阳一口茶水直接喷了出来,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高天龙。
高天龙语气平静,继续道,“此战,老夫不但要去,还要统帅另一支由骑兵和精锐步卒组成的混合军团!”
此话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