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的四月清晨,总裹着一层淡淡的雾。
沈青云住的市委宾馆三楼套房里,窗帘刚拉开一条缝,雾色就顺着缝隙钻进来,把窗外的香樟树晕成一团模糊的绿。
他站在窗边,指尖捏着昨晚勘察车祸现场时带回的一片枯树叶,叶子边缘沾着点暗红色的泥土,和福利院后墙根的土色一模一样。
陈阳端着早餐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沈书记背对着门,身形挺得笔直,雾光落在他肩头,竟透着几分冷硬。
“沈书记,早餐备好了,是德江本地的绿豆粉和卤蛋。”
陈阳把餐盘放在茶几上,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德江地图。
车祸地点、福利院、几个待调研的区县都用红笔圈了出来,线条画得又细又密。
沈青云转过身,指尖的树叶轻轻放在地图旁,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给张凯打个电话,说原定今天上午返回锦城的计划取消,接下来两天,我要去德江的基层区县调研,重点看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和民生服务点。让他跟德江市委那边对接一下,不用搞太复杂的接待,简单安排就行。”
陈阳手里的牛奶杯晃了一下,奶渍差点洒出来:“沈书记,咱们不回去了?那锦城那边还有巡视组的对接工作……”
他的话没说完,就对上沈青云的眼神,那眼神里藏着他熟悉的锐利,像是已经抓住了什么线索,却又不动声色。
“巡视组那边我已经跟穆部长通过气,说德江基层政法工作有几个亮点值得深挖,晚点会把调研简报发过去。”
沈青云拿起筷子,夹了一口绿豆粉,热气氤氲里,他的声音更沉了些:“车祸案的疑点还没解开,现在回锦城,等于把线索断在这儿。延长调研,既是做给外人看,也是给谢俊文争取时间,告诉他,让他带人悄悄过来,别惊动任何人。”
陈阳瞬间明白过来沈青云的意思,他连忙掏出手机,走到走廊尽头拨通了政法委副书记张凯的电话。
张凯是政法委的副书记,负责这次沈青云调研的陪同工作。
电话接通的时候,他那边还带着哈欠声,显然刚起床:“陈秘书,早啊,是不是沈书记准备出发了?我已经在宾馆楼下等着了。”
“张副书记,情况有变化。”
陈阳压低声音,小心翼翼的说道:“沈书记决定延长调研,今天上午去德江县看基层派出所,下午去沿河县的社区警务室,明天再走另外两个区县。你赶紧跟刘书记、叶市长说一下,接待从简,不要搞沿途迎接,就安排区县的同志在调研地点等着就行。”
电话那头的哈欠声瞬间没了,张凯的声音陡然拔高:“延长调研?这,这没提前说啊,刘书记他们还等着送沈书记去高速口呢!”
“这是沈书记的决定,您尽快落实你。”
陈阳的语气不容置疑,小心翼翼的说道:“另外,别声张,就说沈书记临时觉得基层工作需要再深入了解,其他的不用多解释。”
挂了电话,陈阳回到套房时,沈青云已经吃完了早餐,正拿着地图在标注什么。
“都安排好了?”
沈青云头也没抬,笔尖在“德江县青龙镇派出所”几个字上圈了个圈。
“张副书记已经去通报了,估计很快就有消息。”
陈阳递过手机,对沈青云说道:“谢俊文总队长刚才发了条消息,说刑侦总队的人已经集结,上午十点就能到德江,问接头地点定在哪儿。”
沈青云接过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几下,回复:“让他到德江后先去郊区的老茶馆等着,房文杰会联系他。告诉谢俊文,跟房文杰对接时,只谈案件,别提其他的,所有调查都要秘密进行,尤其是福利院那边,不能打草惊蛇。”
多年的警察经验告诉他,这个福利院,肯定有问题。
他放下手机,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
镜中的男人脸色平静,眼底却藏着一丝紧绷。
沈青云知道,延长调研的决定必然会引起德江市委的疑惑,但他必须这么做。
车祸案里的三个孤儿、福利院的反常、肇事司机的供词,像一串断了线的珠子,只有留在德江,才能把这些珠子重新串起来,而谢俊文的秘密行动,就是串珠子的线。
……………………
半小时后,德江市委书记刘伟成的办公室里,气氛像被雾裹住了一样沉闷。
刘伟成坐在红木办公桌后,手里捏着手机,眉头拧成了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