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监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应该是报复了!
夏帝的眉头皱得很深,声音更冷了几分:什么叫做应该
老东西,老九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老太监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爆出猛料:陛下,太子在二龙山养的土匪,被九皇子带人给灭了!
什么
这很让夏帝意外!
老太监继续说道:然后,九皇子砍下二龙山所有土匪的头颅,在山下堆了一座京观,说那就是天下恶匪的下场!
然后,他还向天下恶匪宣战,在京观旁留下缴文,誓要杀光天下恶匪。
夏帝有些不可置信的问:他有这种胆气
老太监:有!
他还用恶匪头颅堆了京观
是!
他手下全是伤兵,就卢树和高飞两个三流武者,能灭得了二龙山恶匪和其后的太子死士
已经灭了!
夏帝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之色: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老太监胸口不禁一窒,一脸便秘之色:陛下,老奴有罪,因为探子被杀,所以,不知道九皇子杀匪的过程!
皇城司真是一群废物!
夏帝不耐烦的摆摆手:不要啰嗦,小九所发的缴文拓印回来了吗
老太监连忙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陛下,那缴文在此。
夏帝立即接过打开:老东西,还是你懂朕啊!
然后。
他定睛一看,双目中神光爆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霸气!
这天下,就是朕的。
天不诛,荒州王府必出兵杀之,虽远必诛,虽强必诛......
说得好!
好得妙不可!
不愧是朕的儿子。
老太监连忙低头,心中有几句话不敢说:将九皇子赶出帝都的是你,任太子下杀手的是你,怀疑九皇子不是你亲生的,也是你!
现在,你咋肯定他是你亲生的了
这些腹诽之语,老太监憋得很辛苦。
此时。
夏帝眉头一皱:老东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几句古话,为何朕从来没有听说过
不应该啊!
这样的绝世名,不可能默默无闻啊!
你也算是博览群书,听说过吗
老太监摇头:没有!
因为,说这话的人不在这片大陆上。
此时。
老太监看着夏帝紧皱的眉头,试探着说:陛下,老奴猜想,这定是九皇子自己说的。
夏帝眼神一亮:你有什么根据
老太监悟了!
因为,这世间本无此话,第一次,这话出自九皇子之口,自然是他所说!
只是九皇子不喜欢出风头,不喜欢扬名,就挂了一个古人之名。
夏帝想了想夏天在宫中的行,不由信了七分:这孩子从小到大,就喜欢躲在藏书阁中装傻,喜欢韬光养晦,看来,是不想扬名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越回味,越有意思!
老东西,把这句话写下来,递给左右两位丞相,说是小九所写,让他们上奏,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他不想出名,但朕偏要帮他扬了这个名。
夏帝眼中满含深意:我要全天下都知道,这是朕的儿子所说。
这句话是王道。
如果印在天下子民的心中,有巩固王权的效果。
所以,这句话,对于皇帝来说,真是至上妙。
只要左右丞相上书谈论此话,就会让天下读书人都谈论这句话。
然后。
这句话就能顺其自然的传遍天下!
让天下人知道,天下,都是皇家的。
都是他的。
夏帝的心情好了很多,喃喃的道:小九,你很好!
不过,你究竟还对朕隐藏了多少本事
你手下尽是伤兵,却能在桃花坞堡灭尽你太子哥哥的杀手,是有足智!
你能带人杀上二龙山灭恶匪和太子的死士,垒京观,震慑天下匪心,是为勇。
你敢对天下恶匪宣战,要为天下善良人讨一个公道,要维护正义,怜悯朕的子民,是为仁。
你发缴文告诫天下,金句频出,先告之后杀,是守礼!
你,真的很不错!
夏帝越说,脊背挺得越直,越说越自豪。
老太监看在眼中,继续说道:陛下,九皇子现在还在做另一件大事!
夏帝眼中异彩连闪:快说,九儿他又做了什么
老太监不禁有些无语!
原来一直喊小九!
现在,竟然喊上九儿了!
皇帝的心意,又变了吗
夏帝见老太监发楞,不由踢了他一脚:老东西,快说啊!
九儿他又做了什么
(4000字大章,求大家多多支持!谢谢了!)
,请下载好阅
,请下载好阅
阅读最新章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