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侍郎阎鼎匆匆入了宫城,很快进了太极殿。今日没有朝会,但天子仍在此召见近臣问对。阎鼎入内之时,殿室内的声音仍然很大,仿佛一点不担心被偷听似的。这让他很无语。邵勋确实没有主动更换过宫城的侍卫,这是梁芬替天子招募的。邵勋也没有换过宫人,都是先帝时代遗留下来的老人,近些年偶有更换,但不多。但保不齐有人心向他,暗中告密啊。退一万步讲,即便他们不向邵勋告密,那么王衍呢庾珉呢这两个人要么名望很高,要么手握实权,他们就不会在宫中收买人手吗阎鼎只觉很无奈。聚集在河阳三城的兵马已过三万,其以骁锐之银枪军为中坚,驱使各路兵马,围攻河内诸城。十三日,流民帅郭默率部先登,克温县。十六日,捉生军北上,与匈奴游骑交战……里面传来了轻车将军焦求的声音。邵勋有没有可能攻取河内这是天子的声音。这却不知。观其势头十分强劲,似有直插野王之意。他怎么敢的天子有些气急败坏,道:昔年车骑将军王堪北上河北,因粮草不济为匈奴所破,三万大军多死于非命。邵勋自河阳北上,匈奴就不会想办法断粮道么无人能够回答。天子还在生气,自顾自说道:石勒去年吃了大败仗,不像能挡住邵勋的样子,若冀州尽为其所攻取,则再不能制矣。陛下,匈奴定然插手河北战事。这是光禄大夫李述的声音。插手有什么用天子不满道:当年打王堪、打曹武、打王旷甚至打荀崧,都干脆利落。怎么现在冲个邵勋,就这么难呢他的兵就比洛阳中军还厉害阎鼎听了,暗道十一二年前的洛阳中军还真的挺厉害。至少王瑚率骑军冲垮了司马颖弄来的鲜卑、匈奴、乌桓兵,可惜现在都没了啊。当然,他也知道,现在的鲜卑、匈奴、乌桓兵又比十余年前的那批胡兵厉害了不少,你让当年的洛阳中军来打现在的匈奴兵,结果如何就很难说了,搞不好要输。人人都在进步,就洛阳中军退步了。陛下,去年刘曜吃了亏,今年或许换个地方走,邵勋不一定能拦得住,或许有机会。又有人说道。刘曜好歹也是沙场宿将,唉。天子看样子气得不轻。阎鼎更是听得满头大汗。有点离谱了啊,你们难道盼着匈奴赢罢了,还是好好合计一下吧。天子吁了一口气,说道:李卿数日前说得没错。这個天下,贵在变……阎鼎下意识擦了把汗。几天前李述提出了一个见解,当时他也在场,完整地听下来了。李述认为,照如今的形势来看,如果没有大变的话,邵勋会一步步收紧对洛阳的控制。到目前为止,他还有些顾虑,没有公然做这件事,只靠王衍、庾珉等人间接影响朝廷。但随着他在河北不断攻城略地,邵勋的声望越来越高,下一步就要控制洛阳了。如果他接下来再拿下徐州、青州,说不定要无所顾忌,把天子牢牢捏在手中。李述断,如果让邵勋一步步完成这个目标,则极有可能篡朝夺位,天子下场如何谁都不敢保证——说不定就杀了前朝之君了呢李述觉得,现在需要变。不变,必然死。变,可能死,也可能云开雾散,获得机会。话到这里就结束了,李述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他事实上给天子指出了两条路,让他自己选。阎鼎听完就吓坏了。老子只想投机一下,混个外放的官位,你们这也太瞎搞了吧打算如何实施有没有考虑过后果至此,阎鼎是真的后悔了,并且已打算跳船——继续跟这帮人玩下去,早晚死无葬身之地。阎侍郎,请随我入内。引他进来的宫人好不容易等到天子结束谈话,通报之后,得天子允准,引阎鼎入内。陛下。阎鼎恭恭敬敬行了一礼,然后在宫人的指引下,跪坐而下。阎卿,外间如何天子急切地问道。阎鼎瞄了下天子的表情。兴奋、急躁混合着担忧、害怕,以及几丝期待回陛下,陈公自许昌出发,经阳翟、阳城入轘辕关,在南郊北渡洛水,往城西金谷园方向开进。若一切正常,明日午后便到了。阎鼎说道。天子咽了口唾沫,脸色不是很好看。阎鼎不再管他,偷偷观察了下其他人,但见人人面有忧色,似乎害怕陈公入京后,会做出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一样。不过他也理解他们。最近一次的朝会上,太尉王衍讲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从外地输入京中的漕粮越来越少了。原因也很简单:战争。荆州、湘州因为平乱,已经暂停往朝中输粮了。扬州、徐州的漕粮,因为下邳激战,也处于停运中。目前为止,就只有江州以及寿春等地,还在输送漕粮入京,且数量比起往年大为减少。减少的原因是人家不太认朝廷了。司马睿获得了江东士人的支持,那他就可劲承制了。你现在就算派个使节去建邺,说朝廷收回司马睿便宜行事的权力,也不可能了,没有用了,因为江东豪族认他,想要他带着南方割据,偏安一隅。这就是吴人的追求、吴人的心态,局势发展至今,很多事情慢慢明朗了。吴人懂了,所以不太听话了。邵勋也懂了,所以他上洛了。王衍提出的粮食问题算是近几年洛阳朝廷的痼疾了,始终难以解决。及至今日,河南郡算是稍稍安定了一些,朝廷也能征收一些粮食。兖州刺史、豫州刺史也在向朝廷缴纳赋税,现在冀州收复了,马上也可以征收赋税,但这些地区交上来的粮帛都太少了,远远不及江东输送的多。从这件事上来看,司马睿无疑比邵勋忠心很多。粮食问题是最现实的。天子想搞乱邵勋的地盘,无疑是逆潮流而动。也就是说,他们这帮人注定难以得到其他朝臣的支持。所以,当王衍鼓动朝臣提出进攻弘农的提议,并暗示这是陈公的意见时,几乎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这不是说朝臣们支持邵勋,他们只是忠于自己的肚皮罢了。但形势都这样了,天子就是不愿放弃,一门心思求变,这让阎鼎感到很害怕,有点不想和他们玩了——就在今天早上,他已经悄悄把家人送出了城。陛下。河南尹第五猗说道:邵勋既然不入城,便是有所顾虑,不敢公然对陛下不敬。为今之计,还得暂时忍让,且让其先得意一会,待大计功成,再做计较。天子闻有些踌躇,看了眼众人后,见他们都是同样意见,终于点了点头,道:就依卿所。他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有其他诸侯能斗得过邵勋了。甚至于,匈奴大败他几次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总之,匈奴虽是他的敌人,但远没有那么急迫,邵勋才是套在脖子上的枷锁,非常难受。攻弘农之事,王衍可提及何人挂帅司马炽突然问道。不曾。司马炽一怔,但没说什么。陛下。侍中许遐拱了拱手,道:邵勋举众入京,然屯于城外,可见其人尚未丧心病狂到极点。臣以为,或可召其入宫觐见。试一试总没坏处的……他会入京吗司马炽幽幽说道。阎鼎感觉自己的心跳慢了半拍,立刻说道:陛下忘了天渊池之会司马炽反应了过来,但很快染上了一层更浓重的羞恼之色。许遐等人也不说话了,各自叹息而已。阎鼎看了他一眼,暗道不论什么时候,总有人在危险的边缘反复试探,而不顾及后果。邵勋是什么人能轻易上当妈的,今天就走,不辞而别,再等下去,搞不好要被他们害死。至于去哪——其实没什么好去处了,想办法潜回关中吧,看看有没有机会。众人随后又谈了一些其他事情,至午方歇。天子为表亲近,留众人在宫中用膳。阎鼎草草吃了一些,只觉味同嚼蜡,午后便行礼告退了。回到府中,犹豫纠结了一会,最终咬牙下定了决心。先遣散仆婢,然后收拾细软,带着十余心腹护卫、僮仆,直接出城,与家人汇合。他怕了!而这个时候,正在金谷园闲居的王衍接到了一封邵勋写来的信。他展开一阅,只见上面写道:自永安以来,枭豺肆虐,宫殿荒凉。临食之际,未尝不长吁短叹;就寝之时,难免不义愤填膺……将士离园别亲,冒镝当锋,有克城拔寨之功,追亡逐北之绩。披星戴月,被胄从征,最为辛苦,尤所悯伤……今思之,或可擢升官资,迁转阶级,封其母妻,荣其考妣……太尉通古今治乱之源,晓文武经纶之道,或可教我此事若成,则功业必留于史册,恩荣必垂于将卒……王衍拈须看了三遍,看完之后,已经拈断了三撮胡须。全忠,你竟然想我被天下士人唾骂老登真怕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