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章
几位干部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李同志张了张嘴,想用“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等惯常理由解释,但在老人能洞悉一切的目光下,又把话咽了回去。
老人的目光,越过了几位高级干部,落在了车厢末尾一直安静坐着、努力降低存在感的赵振国身上。
“小赵同志,”老人突然开口,点名了,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力量,“赵振国。”
“到!”赵振国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站起身,没想到竟然会在这种场合被点名。
“坐,坐下说。”老人摆了摆手,示意他放松,“你来说说看,凭你的观察和感觉,咱们这工厂,活力不足,工人积极性不高,根子到底在哪儿?”
一瞬间,赵振国感觉整个车厢所有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有惊讶,或许还有一丝不被察觉的质疑,一个首钢的秘书而已,何德何能在此等场合发表看法?
王新军在远处,拳头微微握紧,为他捏了一把汗。
赵振国脑海里飞速闪过前世今生的种种画面:农村“大包干”后农民爆发出的冲天干劲;工厂里磨洋工的无奈;以及他自己报告中提及的激励机制......
得嘞,懂为啥领导非带着他了,这是要借他的嘴一用!
“各位领导......我,我年纪小,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他先定了调子,姿态放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