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uk小说网 > 幽冥仙途 > 第三章 女冠

第三章 女冠

不过,真正令他感到好奇的是,传说那国师,并不是个道士,而是个年轻女冠,且生得花容月貌,冠盖京城。这便让“皇帝炼丹”的故事,多了几分香艳轻薄!

女国师?李珣的好奇心被完全地勾起来了。

“万岁!”

参差不齐的称颂声响了起来,然后很快就汇成了一股洪流,一时间,满街都是“万岁”之声,仪仗前头已经过这一段街道,后方华盖高擎,明黄颜色十分显眼。

李珣眼尖,一眼看去,便知在那象征皇权的华盖之侧,还有一个淡青色的流苏宝盖,其华美绝不逊色。

按照大周惯例,天子出巡,除皇后可乘凤辇相随外,大臣一律徒步随行。单看那宝盖颜色,便知那不是皇后了,可又有谁能和皇帝平起平坐?

“国师的大罗清妙伞……”

“国师也来了么?”

人群又有些涌动,却是对传闻中的女国师有种微妙的期待。

小小的骚乱中,皇帝龙辇已然经过,不出预料,为了保持天子的威严和神秘,又或是出自安全考虑,在密密的纱帘之后,人们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乍一看去,也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而落后龙辇数步的大罗宝盖下,那一个人影,比之皇帝老儿,其魅力却是要强上太多!以至于整条街道上的人,全把目光投向了那里。

李珣极好奇地看了过去。

入目的,仍是一层纱帘,只不过,这纯白近乎透明的帘幕,实在不能有效地阻挡人们的目光,李珣更是视其如无物,灼灼的目光当先盯在了这位女国师的脸上。

他眼前荡起了一层水雾,正如清晨湖面上,那淡淡的一缕水烟,似有若无,却迷茫不定。透过这层烟雾,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近于虚幻的!

李珣呆了一呆,他的脑子里有些迷糊,这奇特的感觉来得好生奇怪!

而在下一刻,他蓦然发觉,他还未看到女国师的脸!

怎么回事?

正在他整理有些混乱的思绪之时,青幢宝盖已至近前,他皱起眉头,又向那里看了一眼,这时,他心头却猛地一悸!

也在此刻,“玉辟邪”忽生感应,清凉之气在心窝里一转,猛地蔓延全身,其势之速,之前从未有过!

李珣只觉得全身发凉,这或许有“玉辟邪”的功效,但更重要的是,那从心底深处迸发出来的寒流,以“玉辟邪”也无法抵挡的强势,直散入四肢百骸。

他耳边响起了一声轻“咦”,声音之清晰,便仿佛是在一处深入地下的洞窟里,钟乳石上滴下的一点冰冷的水滴,悠悠水响,清凉得使人全身的毛孔都敞开了。偏在又一次闭合时,摄入的尽是森森寒气。

就这么一下子,李珣便觉得自己全身的血脉都要被凝住了!

他瞪大眼睛,看着那正好到他正前方的大罗清妙伞下,薄纱之后,一双明眸正向这边看来。这一双眸子里,有些许的好奇,但更多的,还是一种视眼前众生如刍狗,操其生死于掌指之间的无谓和平淡。

不自主地迎上这样的眼神,李珣险些被吓得尖叫起来。

在那么一刹那,他还以为自己又看到了那天妖凤凰!

目光敛去,李珣软倒在地上,全身都已被冷汗浸透,虚弱得连指尖儿也动弹不得了!

随着皇帝的仪仗远去,百姓都爬起身来,在金吾卫的控制下离开了,李珣行尸走肉般随着人流前行,脑子里只留下一个念头:

“京城里怎么还有这么可怕的人?她是谁?”

“此地不可久留!”脑子渐恢复正常之后,李珣的理智便发出了警告。

那女国师绝不是人间界中人,即使是在通玄界,她恐怕也是妖凤那一级数!若对他不屑一顾也就罢了,但万一生出兴趣,那后果必定糟糕!

潜意识里,李珣觉得,放着升仙修道的正事不干,跑到人间界做国师,且又有着那样一种眼神的家伙,必定不是正路!

“不如先去外地避避风头?”李珣心中盘算,在京城实在是呆不下去了,每日里潜形匿迹,像狗一样活着,便是怕被血散人察觉,现在又好死不死地招惹了这个深不可测的女国师。

若还硬着头皮留下,怕是小命不保!

而且,在他内心深处,还有另外一层心思——万一碰到熟人,又该怎生是好?

林阁的死讯,想必已被祈碧带回了山上,宗门之内,也应有极大震动。必会派来前去天都峰,察探详情。天都峰距嵩京不过数十里路,御剑飞行,瞬息可至,若他在街上游荡之时,被哪个师长、师兄碰到,他又该做何说辞?

师长、师兄们,又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他?

这都是李珣不敢也无法面对的。

这几日,他夜里总是看着天空,生怕有一道本门剑光曳空而至,那种心虚、羞愧、恐惧交迸的心思,已让他难堪重负,此时离去,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至于血魇一事,时间还早,便是留连此地,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进展了,不如出去散散心也好!

心中打定主意,他当即打点行装,绕向西城——东城之中有血散人、北城之外是天都峰,而南城郊祭天处则那那位神秘的女国师,思来想去,恐怕也只有西城才最安全了!

李珣不敢御剑,从隐秘处取了剑后,便一路疾行,要在晚间城门关闭之前出城,然后有多远就跑多么远,等到风声过了再回来。

随着皇帝銮驾过去,南城总算恢复了几分人气,路上也能见到些行人。李珣这“富家公子”埋头走路的样子,总算也不碍眼。

他修为已有小成,此时在脚下暗施步法,表面上不过是寻寻常常走路,可脚下却实在不慢,只花了小半个时辰,便来到西城大门处,而此时天色渐晚,他不敢耽搁,吸了一口气,便要走出城门。

出了这里,找个没人的僻静处,他便可御剑飞行,那时,谁也奈何不了他了!

此时嵩京城门管制,外松内紧,对进城之人,多是排查甚严,但对出城的,则不太在意,李珣得以顺利出城,忍不住长吁了一气,脚下加力,转眼间就把城门甩得远了。

眼见行人渐稀,天色昏暗,李珣扶上剑柄,眼中开始寻找僻静处,准备御剑离开。

“这便要走了吗?”似熟悉又陌生的嗓音响在他耳边,乍一听去,李珣竟听不出其中性别的分野,只觉得这阴柔悦耳的声音,如同地下暗河般冷寂深邃,令人探不清底细,摸不着边际。

他身上一僵,干咽了一口唾沫,然后才偏转脖子,循着声音望去。

离他十步远处,一位女冠正笑盈盈地站着,面目便如先前在街上时,如虚似幻,看不真切。她头上束髻,插一支紫凤簪,臂弯里持着一把绵丝拂尘,内着素织绵衫,外披玄葛道袍,宽大的袍袖随着冬日的寒风轻轻摆动,直如乘风归去一般。

乍一看去,倒真似一位有道之士!

李珣勉力露出了一个笑容,想将气氛弄得和善一些,但笑容浮在脸上,却是僵硬无比。在女冠莫测高深的笑容里,他只觉得自己的一切秘密,都被挖掘出来,便如光着身子在冰天雪地里一样难受!

他从不是口拙之辈,可在这时,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在女冠的眼神下,什么花巧语,都没了意义。

女冠将他上下打量一遍,眼眸中说不出是什么味道,李珣只听到她再度开口道:“你是明心剑宗的弟子?”

李珣毫不奇怪她能够瞧出自己的来历,只是僵硬地点头,本来他还借机反问此人的来历,可是勇气不足,只能放弃。

女冠向前走了几步,拉近了与他的距离,又问道:“你这个不入流的小孩子,没有师长陪着,到这里来做什么?”

“我……”李珣张了张嘴,忽又心中一动,心念电转。他的反应也算是快的了,话语临到嘴边,又改了口:“我不知道……”

这话前不搭后语,本来是最糟糕不过,但他脸上,却显出“心中苦衷”的样子来,愈显得辞真切,并无伪饰。

那女冠略显得有些好奇,便又上前一步,笑问道:“小小年纪,有什么心事?不如说给我听听?”

李珣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更添上几分羞惭,却是期期艾艾地说不出话来。女冠看他的模样,心中所疑又减了数分,只是笑道:“天下事,没有不能对人说的!同是修道之人,你若当真有什么难处,我或可替你做主!”

她的语气倒是恳切,只是满口的都是不确定的变化,李珣听得心中暗骂,却不敢再做作下去,而是弄红了眼睛,哽咽道:“我不愿再修道了!”

这本是借女冠的那一句“同时修道之人”生发开来,然而,这句话才出口,他忽觉得积郁在心中的委屈和恐惧再也无法压制,这酸楚的情绪猛地喷发出来,一时情不自禁,竟真的痛哭起来。

便在哭声中,他将天都峰上发生的事情“简要”讲了出来,在李珣嘴里,他成了一个吓破胆的修士,因为妖凤的淫威而落荒而逃,无颜再回山上,只能在人间流浪。

这些话里,绝大部分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只是中间砍去了诸如犯师、求饶、血魇等几个环节,谅这女冠也听不出来。

他深知这里距天都峰不过数十里路,那日天妖凤凰驾临之时,百劫千重火狱席卷千里,便是平民百姓也看了个真切,还有后来那一场激战,打垮了半个天都峰,更是瞒也瞒不过去,不如直接说出来,消减女冠的疑心。

再者,他此时几已肯定,眼前的女冠,在通玄界,绝不是正派宗门出身。便是她外表再如何温和恬淡,那诡异的行事作风,以及语间的狡狯,都不是正道人的做派。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无胆小辈”,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授之以柄,以退为进,将对方的疑心减到最低限度。

他这一哭,便有一柱香的功夫,中间讲述,也故意弄得前不搭后语,但因为他所讲述的东西,九分真,一分虚,也经得起细细推敲。

待他哭罢,那女冠淡淡地应了一声“原来如此”,语气虽淡然,李珣却感觉到那种芒刺在背的感觉消掉了不少,显然,对方也是信了。

他把功夫全做到了,以后事情的发展,便不在他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了,经过这么多生死交煎的时刻,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他惟有认命而已。

此时,他早跪在了地上,竖起耳朵,听着对方的宣判。

“你这小孩儿倒也有趣,不像是那种一肚子降妖除魔念头的呆瓜……这样的人,我也是好久没见了!”女冠的语气还是那么不可捉摸,但说出来的话,却都是向着有利于李珣的方向发展。

不过,她最后的决定,却让李珣颇感吃惊:“修道不过等闲之事,若不修,也就罢了。他日什么时候想再修起来,也未尝不可……倒是我这里正缺一个伶俐的弟子服侍,你可愿随我一段时日?”

说得客气,实际上却根本没给李珣半点儿选择的余地。幸好李珣早就想到类似的情况,知道她绝不会轻易放自己离去,闻也没有失态,只是做足了犹疑的功夫后,这才谦卑地道:

“弟子正无路可去,蒙仙师收留,自是感激不尽!”说完这句,他抬起头来,略有些迟疑地问道:“敢问仙师名讳?”

女冠微微一笑,笑容里,她被秘法遮掩的面目渐渐清晰,李珣定晴看去,脑中却为之一震。

所谓五官端秀、眉目如画之形容,不过是泛泛之论,李珣眼前此女,却是在这泛泛的美貌里,透出了一片沉静深邃的气度来。

或许是她那一双异采流动,变幻莫测的眼眸的缘故,在这堂皇高华的气度里,又掺杂着一片灰暗无边的阴霾煞气,便如千里暮云,森森然,昏昏然,似能将整个天地都裹了进去。

看她那双眼睛,李珣能想到的,只有铺天盖地的阴云、悲啸嘶鸣的寒风、冰封千里的荒原!

恍恍惚惚间,只听这女冠应道:“想来你在师门也是听说过的,通玄三十三宗门,百万修士,都唤我做……”

“阴散人!”

李珣的脸色,刹那间变成一片死白。_f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