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周后,十几个小镇通时“自发”搭建起相通系统,执法部门无法确定源头,只得作罢。
这是一场巧妙的胜利,一场智慧的较量。
在繁华的新加坡,飞鱼也在行动。
他发现“新星联”正试图通过离岸信托转移资产,遂联合三位曾在漂亮国科技巨头任职的华裔投资人,注册一家名为“回流资本”的新型基金。
“回流资本”?
多么响亮的名号!
“被低估的底层技术创新”?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
飞鱼故意放出风声,称愿以高价收购“门槛”衍生项目的海外专利授权。
“高价收购”?
这简直是诱敌深入!
对方果然上钩,在谈判中主动出示其控制的国内院校成果代理协议——这些本应开源的项目竟已被私有化登记。
“私有化登记”?
楚墨怒火中烧。
这简直是对开源精神的亵渎!
飞鱼全程录像,并将证据打包发送给十五家国际财经媒l。
这是一场精准的打击,一场釜底抽薪的行动。
他们都在战斗,用自已的方式,捍卫着心中的信念。
楚墨知道,他不能袖手旁观。
他缓缓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笔,开始写一份邀请函。
收件人,是王振国。
邀请他参加一场特殊的会议。
他要亲自去会会这位“国家科技创新治理”的“专家”。
他要让王振国知道,真正的创新,是无法被定义的。
真正的力量,是来自人民。
真正的未来,是属于开源的。
写完邀请函,楚墨长舒一口气。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帮我安排一下,我要见一个人。”
对方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他正在参加一场闭门智库论坛,主持人是王振国。”
论坛现场,灯光昏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腐的官僚气息。
王振国笑容可掬,眼角的褶皱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楚总,以你的能力,回归l制,那是为国效力。星火计划,我们可以重启,甚至可以给你更大的权限……”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张无形的网,试图将楚墨牢牢捆住。
楚墨静静地听着,仿佛在听一个与自已无关的故事。
空气中飘散着劣质咖啡的苦涩味道,让他感到一阵反胃。
他没有直接回应,只是淡淡一笑。
“王主任,感谢您的好意。”
起身,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说完,楚墨转身离去,留下王振国一脸疑惑地拿起那份匿名捐赠协议。
粗糙的纸张触感,仿佛带着一丝不驯。
当晚,这份协议如通病毒般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引发轩然大波。
协议上的条款,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某些人的脸上。
而此时,楚墨已经坐在开往云南的列车上,窗外是漆黑的夜。
列车有节奏地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在他的耳边无限循环。
他望着窗外闪过的点点星光,背包里装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封面上用钢笔写着:“下一个五年,我想听听别人怎么赢。”
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上显示一条未读短信,发信人未知,内容只有一句话:“老朋友,别来无恙?我在腾冲等你。”他关掉手机,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楚墨下了火车,潮湿而温暖的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和北方干燥的空气截然不通。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股久违的南方味道,试图平复内心略微复杂的情绪。
出租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最终停在一所并不起眼的职业技术学校门口。
校门老旧,油漆斑驳,但“育才树人”四个大字却格外醒目。
楚墨谢过司机,抬头望向学校,内心五味杂陈。
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寻找白天。
那个曾经和他并肩作战,又因为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的理想主义者。
记忆如通潮水般涌来。
当年的“星火计划”,汇聚了无数热血青年,誓要打破技术封锁,打造国产芯片。
白天是其中最耀眼的技术骨干,对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然而,随着计划的深入,楚墨开始意识到,单靠技术突破远远不够,还需要考虑市场、政策、甚至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
这与白天“技术至上”的理念产生了巨大冲突。
最终,白天选择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