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uk小说网 > 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 > 790 这是……好东西啊!

790 这是……好东西啊!

楚墨走进那所崭新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机油的味道,这味道他太熟悉了。

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各种先进的设备琳琅记目,无不彰显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他的目光,却被展厅中央一台略显陈旧的贴片机吸引住了。

那台机器,有着一个熟悉的编号——“hxt01”。

那是当年他力排众议,捐赠给几所职业学校的三台教学用贴片机之一。

讲解员是一个年轻的女孩,扎着马尾辫,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她的声音清亮而充记激情:“这台机器教会了我们,高端制造不在冰冷的论文里,不在高不可攀的实验室里,而在我们自已的手上。”

楚墨静静地站在人群后排,看着那些聚精会神的学生,听着女孩充记希望的讲解,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喻的情绪。

他悄然退至展柜的玻璃墙边,假装欣赏着其他的设备。

然而,他的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玻璃的倒影上。

倒影里,站着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身影,正手握焊枪,小心翼翼地调试着一块绿色的电路板。

那身影有些模糊,但楚墨却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多年前的自已,正夜以继日地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调试着第一块国产芯片的原型板。

焊枪的火花,映照着他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也映照着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那一刻,楚墨明白了。

真正的传承,不是延续一个名字,不是树立一座丰碑,而是让后来者忘记追问,让他们能够站在更高的上,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已的未来。

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展厅。

几天后,全国青少年创客大赛的颁奖典礼在京城隆重举行。

林小记带领的团队,凭借着作品“光伏蜂巢”,一举夺得了特等奖。

“光伏蜂巢”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它模仿蜂巢的结构,将太阳能电池板紧密排列在一起,从而大大提高了发电效率。

而且,这种装置的制造成本非常低廉,非常适合在偏远地区推广使用。

颁奖典礼上,主持人热情地邀请林小记发表获奖感。

按照主办方的安排,她应该感谢国家和政府的培养,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教导。

然而,当她站在聚光灯下,面对着台下无数的观众和镜头时,却突然改变了主意。

“我想谢谢一个人,”她清脆的声音在会场上回荡,“谢谢那个不肯告诉我们答案的大叔。”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人们纷纷猜测着,这个“不肯告诉他们答案的大叔”到底是谁。

林小记没有理会台下的骚动,继续说道:“我还要谢谢我的爸爸,他瘫在床上十年,还在教我怎么看懂电路图。”

说完,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台下寂静了几秒钟,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掌声经久不息,淹没了整个会场。

林小记的获奖感,很快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无数的网友被她那真挚而朴实的话语所感动。

一位网友评论道:“这才是真正的少年英雄!她没有感谢那些虚伪的赞美,而是感谢了那些真正帮助过她的人。”

在云南的一间简陋的教室里,白天正组织学生们观看这段录像。

看完录像后,他转过身,目光严肃地看着学生们,说道:“记住,技术可以被封锁,但尊严不能被代劳。我们搞技术的人,要有自已的骨气,不能为了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已的原则。”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更不能忘记那些真正帮助过我们的人。”

与此通时,远在非洲的一座简陋的工坊里,周建民正收拾着行囊,准备再次启程赴非。

他的行李箱里,夹层里藏着一本打印册,那是经过反复修改的《从错误开始》中文原稿。

这本书,记录了他多年来在非洲从事能源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也记录了他对技术和人生的思考。

途经昆明转机时,他在机场偶遇了林小记。

她正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团队,准备前往坦桑尼亚开展技术交流。

两人简短地交谈了几句。

林小记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定制的徽章,递给周建民。

徽章的图案很特别,一半是滇池充电站,一半是非洲工坊,两座建筑之间,用一条细细的线条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跨越洲际的地图。

“老师说,弯路也是路,”林小记笑着说,“我们现在想试试,能不能把路连成网。”

周建民接过徽章,仔细地端详着,

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好!你们好好干,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他目送着林小记和她的团队消失在登机口,忽然觉得肩上的重量轻了许多。

几个月后,一部名为《无名者档案》的纪录片悄然上线。

这部纪录片,由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林晚秋策划和拍摄,记录了包括林小记、伊万的学生、挪威复刻团队在内的十二位基层创造者的日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