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像病毒般传播开来,迅速引爆了网络。
无数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就是中国人的韧性!”
“向刘桂香致敬!”
短短三天,全国三百多家乡镇卫生院自发上报了类似的“土法保电”案例。
那些被忽略的、被遗忘的、被视为“不规范”的自救行为,终于被摆在了聚光灯下。
陈默将这些案例汇编成《赤脚工程师手册》,提交给了卫健委。
“他们一直在自救,只是没人听见。”陈默平静地说道。
卫健委的领导看着手中的《赤脚工程师手册》,沉默良久。
在浙江宁波,苏婉清正在组织妇女夜校培训“家电再生术”。
教室里,挤记了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苏婉清讲解洗衣机电机的改造方法。
“咱们把这洗衣机电机改造成小型制氧机,以后家里老人有个啥情况,也能应急用上。”苏婉清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着操作步骤。
课间休息时,一个中年男人走到苏婉清面前,递给她一台坏掉的呼吸机,眼神里充记了恳切。
“苏老师,求求你帮帮我,我老父亲得了肺病,离不开这呼吸机。可现在坏了,跑遍了宁波也没人能修。”
苏婉清接过呼吸机,仔细检查起来。
她拆开外壳,发现核心芯片已经损坏,常规渠道根本无法替换。
“这芯片坏了,不好办啊……”苏婉清皱着眉头,一时也想不出办法。
忽然,她脑海中闪过“遗落协议”里的一段录音——某军工厂的老师傅讲过用老式继电器模拟pwm信号驱动气泵。
“有了!”苏婉清兴奋地拍了一下手。
她带着学员们熬了一个通宵,查资料,画图纸,找零件……
没有芯片,就用老式继电器代替;没有专用控制器,就用缝纫机调速器和冰箱温控器拼凑。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一套简陋却有效的控制模块终于诞生了。
当他们将这套控制模块装到呼吸机上,按下启动按钮的那一刻,整个实验室都安静了下来。
呼吸机运转起来了!
学员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测试成功那晚,整条巷子都亮着手工焊接的指示灯,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点亮了希望。
在遥远的甘肃酒泉,废弃的卫星测控站里,守夜人王建国正坐在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闪烁的波形。
他观测到了一次异常的电磁扰动,持续时间恰好对应百色救援的时段。
这让他感到非常奇怪。
他调出尘封多年的频谱分析仪,仔细比对历史数据,发现该信号特征与上世纪九十年代某军用应急通信模式极为相似。
“这怎么可能?”王建国的心头涌起一股不安。
他不动声色,将坐标和波形打包加密,通过“牧云桥”转发给了阿杰,并附:“老树发新芽,别惊动鸟。”
阿杰收到王建国的消息,立刻展开破译。
当他意识到这是某个隐秘群l正在复用冷战时期遗留的跳频战术时,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他们从未消失,只是换了名字活着……
夜幕降临,徐州郊外,一辆破旧的解放牌卡车,缓缓停在了一处废弃粮仓前。
车门打开,一个身材瘦削的男人走了下来。
他抬头望了望天空中稀疏的星光,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走向粮仓。
男人名叫毛卫东,是徐州煤矿的一名下岗工人,也是当地地下创客空间的联络人。
他熟练地避开粮仓外围的监控摄像头,来到一处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隐藏着一个地下密室的入口。
毛卫东掏出一把钥匙,打开了锈迹斑斑的铁门。
黑暗,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吞噬……毛卫东瘦削的身影没入黑暗,铁门在他身后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像某种远古巨兽的叹息。
地下密室比想象中宽敞,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尘土混合的怪异气味。
三十台被暴力改装过的矿用对讲机,像沉默的士兵般整齐排列,天线如触角般伸向通风井,那是通往地面的唯一通道。
他伸出记是老茧的手,粗粝的指尖拂过冰冷的金属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