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方杰称林晓雨主动勾引”的时候,他的指尖顿了顿,
看到“清化市公安局局长张海涛签字释放方杰”的时候,他轻轻咦了一声,很显然有点意外。
“调查组刚有眉目,就出了意外。”
沈青云等沙瑞明看完之后,继续说道:“我们查到,林晓雨背后可能有人指使,这个指使人叫李娟,是京州一家传媒公司的老板。今天上午,省纪委刚准备接触李娟,她就在京州西郊的马路上被车撞死了,肇事车辆是套牌车,现在还没找到。”
“李娟死了?”
沙瑞明猛地抬起头,老花镜滑到了鼻尖,眼神里满是意外:“这么巧?”
“我觉得不是巧合。”
沈青云的语气肯定,对是沙瑞明解释道:“李娟和赵玉明有亲戚关系,而赵玉明您知道的,他一直对公安厅长的位置有想法,之前文春林部长也推荐过他。这次方杰案,从报案到释放,再到李娟突然死亡,每一步都太刻意了,我怀疑,这是有人故意设局,想陷害方东来。”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只有窗外的风偶尔吹得窗帘轻轻晃动。
沙瑞明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搪瓷杯的杯沿,目光落在地图上京州的位置,陷入了沉思。
沈青云能看到他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明显,也能猜到他在想什么。
方东来是中央认可的干部,马上要升副部,这个时候被陷害,处理不好,不仅汉东省委要担责任,还可能引起中央的关注,甚至怀疑汉东的政治生态。
“你有怀疑对象吗?证据充分吗?”
过了足足五分钟,沙瑞明才开口,语气比刚才沉了几分:“青云同志,不是我不信你,但这种事,不能凭猜测。方东来要升副部级,每一步都得合规合法,不能有任何污点,也不能随便把人拉进来。”
沈青云心里一凛,瞬间明白了沙瑞明的意思。
沙书记不是不相信他的判断,而是需要切实可信的证据。
没有直接证据,就不能轻易把文春林、赵玉明扯进来,否则会被人说成“派系斗争”,反而打乱大局。
他定了定神,如实回答:“目前没有直接证据,只能从间接线索推断。只是知道李鹃和赵玉明有亲属关系。”
“间接线索不够。”
沙瑞明摇了摇头,把报告放在桌上:“现在李娟死了,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林晓雨。如果林晓雨能承认自己是被指使的,是诬陷方杰,那这件事就能定性为恶意陷害,方东来的清白也能保住,后续再查是谁在背后操作,也名正顺。”
沈青云看着沙瑞明,心里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
沙书记的思路很清晰,先稳住局面,再寻找突破。
李娟死了,没有直接证据指向文春林和赵玉明,此时若强行调查,只会打草惊蛇,甚至让对方反咬一口,说他们打击报复。
而林晓雨是案件的直接当事人,只要她松口,就能先给方杰案定性,排除方东来的嫌疑,之后再顺藤摸瓜,查背后的指使者,这样既稳妥,又不会引发太大的动荡。
“您的意思是,让调查组集中精力突破林晓雨?”
沈青云小心翼翼的问道,语气里带着试探。
“对。”
沙瑞明点点头,身体微微坐直,缓缓说道:“告诉调查组的同志们,不要急着查李娟的社会关系,也不要惊动其他无关人员,就盯着林晓雨。可以从她的经济状况入手,比如最近有没有大额资金流入,有没有和陌生人接触,找到她被指使的证据。”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方东来那边,你得跟他通个气,让他有心理准备,但不要让他插手调查,避嫌很重要。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公安厅的工作,别因为家里的事分心,影响了副省长提名的公示。”
“我明白。”
沈青云点头应下,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沙瑞明的定调,既给了他明确的方向,也给了他支持。
“还有。”
沙瑞明拿起桌上的钢笔,在报告上圈了张海涛三个字,缓缓说道:“清化市公安局的张海涛,先停职审查。不管他是不是故意释放方杰,程序上肯定有问题,先把他拿下来,也能给清化市局敲个警钟,避免他们再给调查组添麻烦。”
“好,我马上安排。”
沈青云应道,心里更佩服沙瑞明的考虑周全。
停职张海涛,既不会牵扯太多人,又能扫清调查组在清化的障碍,还能向外界传递严肃处理的信号,一举三得。
沙瑞明看着沈青云,眼神凌厉:“青云同志,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记住,稳是第一位的,汉东经不起再折腾了。有什么进展,随时向我汇报。”
“请沙书记放心,我一定处理好。”
沈青云站起身,语气坚定。
离开沙瑞明办公室时,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光线透过走廊的落地窗,把地面的大理石照得发亮,走廊尽头的窗户开着,风卷着几片玉兰花的残瓣飘进来,落在沈青云的脚边。
他低头看了一眼,轻轻抬脚避开,就像这件事一样,既要避开不必要的动荡,又要抓住关键的突破口,才能一步步揭开真相。
汉东的政坛,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唯有稳扎稳打,才能在迷雾中找到光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