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郡南邻长江,东靠巢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这里距离建康不过三百余里,诞生过周瑜、左慈等著名的人物,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名郡。
马车沿着官道前行,道路两侧水田遍布,稻谷青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一次的目的地不是郡城,而是城外大约二十里处的村落,那里有一座山,名为灶孔山,因有巨大的天洞像灶孔而得名,时常引得文人墨客过来采风赏景。
经过一天一夜的走走停停,唐禹和喜儿终于在八月初二的黄昏,到达了目的地。
可看到山下村落的时候,唐禹还是有些震惊。
什么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简直连贫民窟都不如,破落的草房比比皆是,偶有几间泥瓦房也是残破不堪,四处漏风。
农户们衣衫褴褛,或者干脆就不穿衣服,裸着上身聚集在一起,似乎要做什么事。
部分人穿着草鞋,更多的人是没鞋穿,光着脚踩在地上,面黄肌瘦,身影佝偻,像是一头头恶鬼,死盯着唐禹两人。
他们似乎有些害怕,把小孩子护在身后,全神戒备。
唐禹看向四周,田里依旧种着稻谷,发黄的稻苗意味着很快便要丰收,与这里的贫苦似乎完全不相符。
他忍不住低声道:“怎么回事?我看这里庄稼也种得好,官道也维护得不错,怎么百姓穷成这样?”
喜儿则是有些诧异地看向唐禹,道:“地又不是他们的,庄稼好不好,与他们何干?”
“我说过了,出了建康城,你才会知道建康城的好。”
“那里繁华,歌舞升平,外边却直接就是修罗炼狱。”
说完话,喜儿从身上掏出几个铜钱,大声道:“来个人问话!有赏钱拿!”
话音落下的瞬间,无数人对着他们冲了过来,那阵仗像是打仗一般。
“夫人!夫人问小人!小人什么都知道!”
“大人,大人可怜可怜我吧,我们两天没吃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