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方强的说法,一个看着不起眼的摊子一个月赚千把块钱跟玩似的,这可比在厂子上班强多了,但大部分个体户很低调,都学会了闷声发财,在小商品这片土地上继续野蛮生长。
眼下又到了春节,街上人流很足,但做生意就是一阵风。
人气上来了,一窝疯地都抢着要。
运气不好,即使碰上个要卖的,也是计较款式不行、颜色不行,总之一堆问题,磨半天嘴皮子,也不一定成交。
吕爱平看到前面有卖松紧裤的,想给老婆买一条,停下来问道:“小妹,一条多少钱?”
“四块五一条,还没开张,给你便宜,四块拿一件。”摊主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说话带笑,精气神也足。
吕爱平不干了,“小妹,你在跟我开玩笑吗?卖裤子的可不止你一家,三块我都嫌贵了,你还张口四块。”
摊主露出为难的神情,口沫横飞,“大哥,你看这裤子成色,我这可是婧纶的,再看看牌子,香港来的,可流行啦,我摊上就剩这几件,卖完就没了。你去百货大楼去看看,料子牌子都没我这好,没七八块钱你肯定买不了......”
吕爱平看是看中了,可又舍不得银子,“小妹,三块一件,给个话,行不行,行,我就掏钱。”
“大哥,没理让我亏本做买卖吧,三块五,低于这价,我真没法卖你。”姑娘说。
吕爱平犹豫要不要,旁边的张青一把拉上他,说:“不要,去那边看看。”
转过身,一步,两步,摊主耐不住了,喊道,“哎,大哥,回来,拿去吧,依你,就三块拿一条,真不赚钱,就图你下回生意。”
吕爱平笑着掏了钱,“小妹,下回肯定还来。”
杨一木只在旁边瞅着想笑,但也没插话,这袜子从刘茂才手里拿过来才一块一条,这妹子一倒手就是两倍的差价。
不过张青倒是把女人的精明发挥到家了,吕爱平还知道让个价,换作刘军这种糙汉根本就没还价的概念,人家要多少,他给多少。
后面,杨一木给自己买了顶狗皮帽子,给林芳买了条绛紫色的围巾,刘军买了一条裤子、一双鞋子,都是张青负责讨价还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