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痕(下)
    第四幕:菌丝听证
    市质检局听证会的玻璃幕墙外挤满街坊,苏阿婆带着绣娘们现场编织菌丝布料。老式织布机\\\"咔嗒\\\"声中,共生菌液在桑蚕丝上生长出细密纹路。
    \\\"这是实时生物监测数据。\\\"林小满将传感器贴在新织的菌革上,全息屏显示材料在模拟胃酸环境中的分解曲线,\\\"青禾实验室刻意提高温度加速菌群变异,才导致毒素释放。\\\"
    青禾代表举起密封袋里的黑色菌丝:\\\"但这是从贵社区废料桶提取的样本!\\\"检测报告显示其携带耐药基因,大屏播放着变异菌群侵入下水管道的画面。
    吴奶奶突然颤巍巍起身,从锦囊倒出1953年的茶曲菌种:\\\"测测这个!\\\"密封玻璃管在紫外线照射下,内壁显影出\\\"万昌号仿制必腐\\\"的防伪水印。陈墨教授将菌种注入青禾的样本,黑色菌丝如遇沸水般剧烈收缩。
    \\\"共生菌离开特定水质就会变异。\\\"晚舟调出地下水流向图,红线标注着青禾实验室的取水口,\\\"有人偷换了菌群培养液。\\\"
    听证席突然骚动,新茶坊店长拖着行李箱冲进来:\\\"他们让我用深井水浇灌培养槽!\\\"箱里二十瓶标着不同编号的矿泉水,瓶底沉淀着青禾特制的矿物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