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儿子偶得学校的开放日,家长可观摩和参加孩子的教学娱乐活动。
午餐时分,老师好心地把卤鸡腿的汤汁分与小朋友,不过僧多汁少,面对一只只举起的小手,老师着实有点招架不住。我轻声耳语偶得:“汤看起来不够分了,我们不要与其他小朋友争,有就有,无就无,让其他小朋友先吃。不然咱们得到了,旁人没有,我们会心里内疚。”
偶得非常懂事地放下了手。所幸老师技高一筹,硬是从鸡腿上刮出汤汁来,最终人手一份。
我把这个故事贴到微博上与众分享,发现下面跟帖者,大多担心这样的教育会让孩子失去竞争性,压抑孩子的快乐。
其实,人的快乐有很多种,得到是快乐,看到他人得到亦是快乐,学会为他人鼓掌,有承让的涵养还是快乐。我知道自己的个性,我若有旁人无,我会很愧疚,而这种愧疚并不会让我的得到显得骄傲,却越发想掩藏,我愿意把这种心得与偶得分享。
谦让和礼貌是后天的文明,与动物本性关系不大,却是人之所以为人并优于动物的标志。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印象深刻,名字叫《盲流感》。说的是一种流行病类似于sars,在美国蔓延,突发事件下人的本性大暴露。你会看到刻薄、凶残、侵占和暴力,你亦会看到忍耐、正义、谦让和包容。一部电影里,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泾渭分明。我特别喜欢里面男主人公的一个镜头,当他在饥饿几天以后拿到食物的那一刻,他不是狼吞虎咽,而是很羞涩地分给伙伴,自己拿着非常小的一块儿躲在角落优雅咀嚼。我想,这就是教养的力量。谦谦君子总有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