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秦汝贞所,王希孟那张消瘦的脸上闪过一丝病态的亢奋。
“相爷!此事学生必定办的滴水不漏!”
“定让那林昭,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嗯。”秦汝贞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缓缓坐回太师椅,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茶,轻轻吹了口气,“此事做的妥帖些。”
“动作要快,要隐秘。”
“人选,你自己亲自去挑,必须要是个靠得住的。”
“学生明白!”王希孟重重点头,随即和秦修远等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躬身退下。
秦修远和英国公对视一眼后,也悄然告退。
书房内只剩下了秦汝贞一人。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走到窗前,望着那棵在寒风中破败摇曳的梧桐树,眼神竟罕见的闪过一丝疲惫。
为了扳倒一个林昭,竟然要行如此手段。
值得吗?
自然是值得的。
只要能将那小子的势头扼杀,将陛下伸向北境,伸向科举的手斩断。
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值得。
哪怕是可能牺牲一个礼部侍郎的位置。
秦汝贞缓缓闭上眼,脑中却是想象着林昭在德胜门外,说出那四句经世救民警时意气风发的样子。
“为万世开太平”
秦汝贞喃喃自语,嘴角竟勾出一个无人察觉,极为复杂的冷笑。
“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
“这太平,是你能开的吗?”
是夜,京城西城,一间颇为简陋的客栈之内。
赵申正就着昏暗的油灯,奋笔疾书。
他乃是此次春闱中数千举子里最普通的一个。
家境贫寒,十年寒窗。
全凭着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才走到了今日。
白日在德胜门见到林昭,更听到林昭讲述那番振聋发聩读书为官之道,让赵申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极度的亢奋中。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赵申停下笔,反复咀嚼着林昭所说,只觉得胸中豪情万千!
恨不得立刻飞奔到考场上,高中三甲,跟着林大人,为这天下苍生谋福祉!
就在他心潮澎湃之际。
门外突然响起一阵踩着地板的吱呀声。
紧接着,房门被轻轻敲响了。
“谁?”赵申看了眼自己的行李,警惕的问道。
这客栈的位置比较偏,指不定就有贼人试探房中有无人逗留。
“赵举人,故人来访,还请开个门。”
门外传来一道温和,却有些陌生的声音。
赵申疑惑的皱起眉头,思虑了一会,还是走到门前将房门打开。
只见门外站着一个身穿青色儒衫,面容和善的中年文士。
此人气质儒雅,一看便知道是官宦人家出身。
“阁下是?”赵申放下了警惕心,拱手问道。
那文士也对着赵申行了一礼,笑道:“在下刘青,乃是镇北侯府的一名远亲。今日特来,是受人之托。”
“镇北侯府?”
赵申立刻就想到了那个青衫身影,几乎下意识的问道:“可是林大人所在的镇北侯府?”
刘青微微一笑,却没有回答。
只是警惕的四下看了眼,见无人注意,便走进房间,小心翼翼的将房门掩上。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并未署名的信笺,递到赵申面前,低声耳语道:
“赵举人,今日你在德胜门外求学若渴的样子,我家大人都看在了眼里。”
“大人说,赵举人你是有风骨的,和他很像,若是高中,必定是我辈读书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