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uk小说网 > 我,只想当个闲王,奈何实力不允 > 第15章

第15章

那年轻人不卑不亢地对着张迁拱了拱手,目光却越过他,落在了李辰安身上:“在下墨承规,一介游学匠人,四海为家。近日辗转至云州,听闻坊间盛传,此地有奇人出世,能以沙石净水,又能以泥土造神物,心向往之,特来拜访,想一探究竟。”

他指了指那几座还在冒着黑烟的土窑:“方才在王府外,闻听院内金石敲击之声不绝,又见烟火冲天,猜想必是殿下在此试制神物,一时技痒,情不自禁,故而不请自来,还望殿下与这位大人海涵。”

墨承规-->>,莫不是墨家传人?李辰安的眼睛微微一亮,心中那份因试验屡屡失败而产生的烦躁,竟消散了不少,他可是知道,墨家在古代那可是技术流的鼻祖,讲究实践,精通百工。

“墨承规?”李辰安示意张迁退下,自己则从太师椅上直起身,仔细打量着他,“墨承规,想必你是墨家门下,那对这土石烧炼、营造之术,定有独到见解?”

墨承规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几座废弃的土窑,他缓步上前,蹲下身,捻起一撮烧废的渣料,放在鼻尖嗅了嗅,又用手指细细研磨感受其质地,沉吟道:“殿下这神泥的构想,欲使土石相融,遇水凝坚,确是鬼斧神工,承规闻所未闻,亦是平生仅见。只是”

他站起身,指着其中一座土窑的进风口和烟道:“观此窑炉,进风口过小且位置不当,难以形成强劲气流助燃;烟道短而直,炉内热量散失过快,难以积聚高温。且所用燃料似乎也只是寻常薪柴,其焰虽烈,其力却短,难以持久维持煅烧所需之烈度。”

李辰安一听,心中大喜,知道是遇到真正的行家了!这墨承规寥寥数语,便点出了土窑的几个致命缺陷,比自己这个半吊子看得透彻多了。

“先生慧眼如炬!所极是!”他难得地用了先生二字,语气也带上了几分急切,“不知先生可有良策,助本王攻克此难?”

墨承规也不客气,仿佛这技术探讨便是他最大的乐趣。他从行囊中取出一块巴掌大的光滑石板和一支质地坚硬的炭棒,席地而坐,就在那满是尘土的空地上,飞快地勾勒起来。

“若要提升窑温,可仿效冶铁高炉之形,改直筒窑为倒焰窑,增设独立的火膛与灰坑,使火焰在炉内回旋,充分燃烧;烟囱亦需加高,以增拔风之力。至于燃料,若能在山中寻得石炭(煤),其热力远胜薪柴,则更佳。”

他一边说,一边画,不过片刻,一张结构更为合理、也更为复杂的窑炉草图便已在石板上成型,那线条精准,比例匀称,显然是胸有成竹。

李辰安看着那图纸,心中更是惊喜交加。这墨承规不仅懂行,还能迅速给出具体的改进方案,简直是瞌睡送来了黄金枕头!

他当即也来了兴致,从怀中摸出一张自己先前凭着记忆画出的、折叠得有些皱巴巴的羊皮纸,递了过去:“先生请看,这是本王对一种嗯,一种冶炼设备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主要是用来提高炉温,不知其原理能否用于这烧制‘神泥’之上?”

那张羊皮纸上,正是李辰安凭着记忆画出的简易高炉结构图,虽然线条粗糙,字迹也有些歪扭,但关键的进风口、出铁口、加料口,以及利用鼓风设备强制送风的理念,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原本是为以后炼铁准备的,但其核心原理——高温、还原、连续作业,与烧制水泥有异曲同工之妙。

墨承规接过图纸,起初还有些漫不经心,以为只是寻常的炉窑改良。但当他的目光扫过图上那些奇特的结构,尤其是看到那“鼓风助燃”、“分层加料”的标注时,他握着羊皮纸的手,猛地一紧,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僵在了原地。

他死死地盯着那图纸,嘴唇微微颤抖,眼神中先是困惑,随即是震惊,最后化为一种难以置信的狂热与敬佩。

“这这高炉?引鼓风之力,集束高温分层加料,连续出料妙!妙啊!此等巧思,此等构想,简直简直匪夷所思!开天辟地之功!”他捧着那张薄薄的羊皮纸。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李辰安的眼神,“公子不,殿下!”他猛地起身,也顾不上地上的尘土,对着李辰安便是一个九十度的大揖,声音都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殿下胸中所藏之奇思妙想,远比承规刚刚所绘高炉精妙,凭此图所绘之‘高炉’,若能真正实现,何止烧制这区区神泥,怕是天下铸造冶炼之术,都要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革新啊!”

李辰安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大礼和“开天辟地”的盛赞弄得有些手足无措,连忙上前虚扶一把:“墨先生快快请起!使不得,使不得!不过是些嗯,祖传的、不成熟的想法罢了,当不得先生如此大礼!”

然而李辰安此时的内心os:卧槽,我就是随手画个草图,想看看能不能触类旁通,怎么把他给震成这样了?这墨家的人,都这么实诚的吗?

.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