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睛又红又肿,显然是刚刚哭过。
“两……两位老板……”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细若蚊蝇,“你们……收不收人?”
我心中一动,知道“剧情”要开始了。
我抬起头,用一个普通商人该有的、略带审视和疑惑的目光打量着她。
“小姑娘,我们这是布行,不招人。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不,不是的。”少女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我不是来做工的。我想……我想把自己卖了。”
“卖身?”我故作惊讶。
“嗯。”少女用力地点了下头,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我爹也得了镇上的怪病,卧床不起。家里已经断炊三天了,再没钱请郎中抓药,爹爹他……他就要撑不住了。”
她抬起那张梨花带雨的脸,用一种恳求到极致的眼神看着我们。
“我什么都能做,洗衣,做饭,粗活累活我都能干。只要……只要能给我十两银子,救我爹爹一命。我……我这条命,就是你们的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卖身救父”的剧本。
一个孝顺,美丽,又走投无路的少女。一个病重垂危,需要银子救命的父亲。
一切的戏剧冲突元素,都齐全了。
我看向梁凡,他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眼前这个催人泪下的场景,在他眼中不过是风吹过一片叶子。
我知道,我们不能“买”。
“买下”这个行为,就意味着我们成为了这个“剧本”中的关键角色,从“观众”,变成了“演员”。这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因果。
于是,我按照一个精明而又略带凉薄的商人“设定”,皱起了眉头。
“小姑娘,我们是小本生意,这车布都卖不出去,哪里有十两银子给你。你还是……去别处问问吧。”
我的拒绝,是合情合理的。
少女的眼中,闪过一丝浓浓的死寂与绝望。
她对着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失魂落魄地,转向了下一个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