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我的“道”,战胜了他的“道”。
我们点亮了第十四座“礁石”。
霜降已过。
航海图上,秋季的四个光点已经连成一线。
而前方,代表着“冬季”的、更加深邃、更加寒冷的黑暗,已经露出了它的冰山一角。
我缓缓地收回了春秋笔,感受着体内那既消耗巨大、又升华到了全新境界的儒道之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立冬”。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这是冬日的开端,亦是万物休眠、躲避严寒的时刻。
当我们的双脚,踏在铺着青石板的地面上时。
预想中的冰天雪地没有出现。
我们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村庄的入口。
这是一个无比“正常”的村庄。
村口有一棵巨大的、枝叶繁茂的槐树,树下有一盘尚未下完的石棋局。
村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民居,青瓦白墙,炊烟袅袅――不,那炊烟并非真的在飘动,而是以一种诡异的姿态,凝固在半空中,像一尊尊灰白色的雕塑。
阳光和煦,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却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温度。
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种令人窒息的、绝对的“寂静”之中。
这种寂静,不是“霜降”那种万物终结的死寂,而是一种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的寂静。
我们小心翼翼地走入村庄,眼前的景象让我们三人的头皮阵阵发麻。
一个妇人正端着一盆水,准备泼向街角,盆中的水倾斜到一半,晶莹的水花飞溅在半空,每一颗水珠都保持着它飞溅的轨迹,纹丝不动。
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正追逐着一只花皮球,他的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身体保持着向前扑倒的姿态,那只花皮球,则悬浮在他前方三寸的空中。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