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到了平潭县汽车站,下车后,南乔看着熟悉的地方,说道,“这地方我上次来过。”
“你什么时候来过?”周延川问。
“上次找苗苗的时候,叶家就在平潭县七里乡瓦沟生产队柳树村。”南乔说道。
“是吗?竟然和我外婆孟家在一个地方,真是巧了。”
周延川原本还想专门找个时间去会会叶家,现在看来,顺路可以收拾了。
杜毅帮忙查到的地址在平潭县下面七里乡油坊生产队磨盘村,和叶家所在的柳树村在一个乡镇下面,地理位置接壤。
等于说是村挨村,出行共用一条土马路。
由于暂时不清楚孟家的家庭状况,周延川让南乔带着女儿先安顿在七里乡镇上招待所里,等他消息。
周延川只身前往油坊生产队,磨盘村,到了村里,他没有直接打听孟家,而是去村部找村里的村干部。
磨盘村村书记刘向明是个五十出头的大爷,听闻周延川是来找人的,上下打量他,“你找哪一个?”
“刘书记,我来找孟华强家,孟华强是我的外公,我的母亲叫孟念芹。”周延川说出来历和目的。
“哎呦,你是老孟家的外孙子啊?都这么大了!”
刘向明仔细打量周延川,见他个头高大,相貌堂堂,眉宇间有几分孟念芹的影子,连连点头,“都成人了啊!真没想到!”
周延川没穿军装制服,穿着的确良白衬衫和一条黑色长裤,看起来就像个高级知识分子。
“你是从外省城里来的吧?当年你爸爸下乡插队就在我们磨盘村,和你妈妈结的婚,我还是证婚人嘞!”
刘向明和他聊起来,周延川找对地方了,有些兴奋,“刘书记,我还没去我外公外婆家,不知道他们家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家里还有哪些人,能和我说说吗?”
“行行行,我和你唠唠。”
从刘向明的口中,周延川大概了解到孟家的情况。
孟家在磨盘村就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户,家里一穷二白。
外公孟老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周延川的母亲孟念芹是小女儿,18岁嫁给周国斌,20岁因生周延川难产去世。
周延川有三个舅舅,大舅49岁因肺病去世,二舅三年前脑出血去世,目前孟家老两口都健在,只剩下三儿子孟光耀,今年48,在家种田。
了解过外公家的状况,周延川泪目了。
二老失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心里该有多痛?
孟家日子难过,却从来没有去京市找过他父亲。
或许,是因为他父亲不做人,从他母亲死后,就不愿和孟家来往,所以周延川才从来不知道自已的亲生母亲不是李桂兰。
在刘向明的带领下,周延川来到村子北头,找到了孟家。
孟家住在带着围墙的土房子里,大门口外有宽敞的打谷场,穿过打谷场,来到孟家大门外。
刘向明站在外面喊,“孟叔,婶子,在家吗?”
院子里几只鸡在走来走去,端着鸡食准备喂鸡的马秀英听见声音,答应着,“在家呢!”
老太太放下鸡食盆,走出院子,来到门口,看见刘向明,“是向明啊,什么事啊?是不是又要下发什么通知啦?”
周延川站在刘向明身后不远处,看见了出来的老太太。
老太太头发全白,满脸皱纹,精神还算不错,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穿着一身补丁打补丁的旧衣服,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淳朴的乡下老太太。
这就是他的外婆马秀英?
还没相认,周延川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是血脉亲情使得他心口隐隐发涩发痛,痛的不能呼吸。
“是有通知,来通知你们家,你家外孙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