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基地的湮灭,如同一场无声的海啸,在极少数知情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震撼与余悸。行动成功的消息被严格封锁在最小的核心圈层内,对外界而,那只是又一次未被证实的海底地质异常活动报告。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是更深沉的忧虑和对未知后果的评估。
幽稷在完成那惊天动地的湮灭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沉睡。祂的意念如同熄灭的星辰,在纪怜淮的识海中沉寂下去,不再有任何回应。玄珠也恢复了往日的温润平静,不再有异样的能量流转。
纪怜淮能感觉到,这次行动对幽稷的消耗是巨大的,那种跨越遥远距离、精准湮灭一个复杂能量结构的力量,显然远非“顺手清理”那么简单。她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担忧,却无法唤醒这位沉睡的盟友,只能耐心等待。
“祂需要时间恢复。”郁尧在事后分析中凝重地指出,“这种层级的力量干预,必然伴随着相应的代价。在祂苏醒之前,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应对可能出现的后续风波。而且,这次行动虽然解决了眼前的危机,但也可能暴露了我们手中握有的一张……远超常规的底牌。‘遗物会’的残余势力,或者其他可能窥探到能量涟漪的存在,会做出何种反应,都是未知数。”
没有了幽稷的实时感知预警,团队的安全感大打折扣。安保措施再次提升至战备状态,对所有核心成员的防护达到了极致。王越泽的监控网络如同绷紧的弓弦,二十四小时扫描着任何可能与“遗物会”或异常能量活动相关的蛛丝马迹。
纪怜淮的生活也回到了高度戒备的状态。她减少了所有公开露面,深居简出,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星火倡议”的后续工作中。倡议的首次峰会成果正在整理成正式的报告和白皮书,准备择机向全球发布,以期影响政策制定和科研方向。同时,首批资助的研究项目也开始启动,纪怜淮需要参与评审和跟进,这让她在担忧之余,也找到了坚实的行动支点。
然而,风暴的余波并未平息。数周后,一些微妙的迹象开始浮现。
首先是在几个非主流的学术论坛和加密社交媒体圈子里,开始流传一些关于“星火倡议”的阴谋论调。这些论并非直接的攻击,而是以一种看似客观质疑的口吻,暗示倡议背后有“不可告人的资金支持”和“隐秘的政治议程”,其倡导的“审慎伦理”实则是为了“阻碍技术进步”和“维持某些势力的垄断地位”。这些论编造得似模似样,引用了大量真假难辨的“内部消息”和“专家分析”,极具迷惑性。
几乎同时,冰见薰在接触几位原本对“星火”表示出浓厚兴趣的潜在合作者时,发现对方的态度变得犹豫和疏远,语间透露出受到了一些“来自高层的压力”或“对倡议真实目的的担忧”。经过秘密调查,郁尧发现,有背景复杂的游说集团正在暗中活动,向一些关键机构和人物施加影响,诋毁“星火倡议”的声誉。
更令人不安的是,王越泽监测到,之前与“未来意识研究中心”有关联的几个匿名网络节点再次活跃起来,虽然活动模式更加隐蔽和分散,但其信息传播的指向性,与正在扩散的针对“星火”的负面舆论高度吻合。
“他们没死透。”西园寺导演在核心会议上冷静地判断,“深海基地被毁,重创了他们的核心实验项目,但‘遗物会’的组织架构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松散和顽强。残余势力正在改变策略,从直接的技术对抗和破坏,转向更阴险的舆论抹黑、理念围剿和关系渗透。他们试图将‘星火倡议’污名化,孤立我们,切断我们的盟友和支持网络。”
“这是一场新的战争,”徐觅补充道,“战场在舆论场、在学术圈、在人心。他们的目的,是让我们倡导的负责任科技发展理念失去公信力,为他们自己更激进、更不受约束的研究扫清障碍。”
纪怜淮感到一种新的压力。这种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比面对直接的威胁更考验耐心、智慧和定力。她意识到,自己作为倡议的公众面孔,必须更加谨慎地行,同时也要更积极地站出来,澄清误解,传播倡议的真实理念。
在团队的精心策划下,纪怜淮选择了一家极具公信力的全球性媒体,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在访谈中,她坦诚地谈论了“星火倡议”发起的初衷、透明的运作机制以及开放包容的态度,直面回应了外界的一些质疑,并再次强调了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加强伦理探讨的紧迫性。她语气平和,逻辑清晰,用真诚和事实有力地回击了不实传。访谈播出后,收到了大量正面反馈,有效地遏制了负面舆论的蔓延。
然而,对手的攻势并未停止。几天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袭来:一位原本已基本确定加入“星火倡议”专家委员会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人工智能伦理学家,突然宣布接受另一家新成立的、背景神秘的“普罗米修斯前沿研究院”的邀请,担任首席顾问。
该研究院公开宣称其使命是“打破伦理枷锁,拥抱技术奇点”,其理念与“星火”倡导的审慎原则截然相反。有内部消息称,该研究院为这位学者开出了无法拒绝的天价报酬和极其宽松的研究条件。
“这是赤裸裸的挖角,也是理念上的正面挑战。”冰见薰面色凝重,“‘普罗米修斯研究院’的出现绝非偶然,其背后很可能有‘遗物会’残余势力的资金和支持。他们想树立一个与‘星火’对立的标杆,争夺话语权。”
这件事让团队意识到,对方的反击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他们不仅在破坏,也在建设自己的阵营,试图在理念战场上与“星火”分庭抗礼。
就在“星火倡议”面临内外压力、氛围有些凝重之际,一天深夜,纪怜淮在睡梦中,忽然感到丹田内的玄珠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悸动。那感觉如同沉睡的心跳轻轻搏动了一下,带着一种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气息。
纪怜淮瞬间惊醒,心中涌起一阵激动:“幽稷?是你吗?”
等待了片刻,一个极其微弱、仿佛来自遥远星系的意念,断断续续地飘入她的识海:“……吵……死了……本座……还没睡够……”
虽然声音虚弱,但确实是幽稷!祂苏醒了!
“你怎么样了?恢复得如何?”纪怜淮急切地问。
“……死不了……”幽稷的意念带着浓浓的倦意,“就是……累……像被抽空了一样……那群混蛋……折腾出来的烂摊子……真费劲……”
即使虚弱不堪,幽稷那傲娇的语气依旧没变。纪怜淮忍不住笑了,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现在外面情况有点复杂,”纪怜淮简要地将近期“遗物会”残余势力的舆论攻击和“普罗米修斯研究院”的事情告诉了幽稷。
幽稷的意念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消化信息,然后才带着不屑哼了一声:“……哼…-->>…换汤不换药……正面打不过……就玩这种下三滥的把戏……无聊……”
“我们需要你的感知能力,”纪怜淮说,“现在没有预警,总觉得不踏实。”
“……知道了……”幽稷的意念透着一股“真麻烦”的意味,“等本座……再恢复一点……就能……稍微感应一下了……现在……别吵……继续睡了……”
话音落下,幽稷的意念再次沉寂下去,但这一次,纪怜淮能感觉到那沉睡的意识深处,已经重新点燃了一丝微弱的火苗。虽然远未恢复,但希望已经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