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街七十七号公寓内,周津成坐在临时的书桌前,面前摊开着厚厚的法律文件。
高强度的工作是他习惯的麻痹自己的方式。
忽然,一阵若有若无的食物香气从窗外飘了进来。
一种面食混合着肉馅和某种熟悉汤底的鲜香。
周津成敲击键盘的手指顿住了。
这味道很熟悉,他微微蹙眉。
几年前,褚南倾似乎有一次给他带过一份自己家里做的馄饨,说是家里阿姨的拿手菜。
当时的味道,似乎就是这样的鲜香。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压下。
他摇了摇头,觉得自己大概是饿过头了,又开始产生不切实际的联想。
纽约这么大,怎么可能这么巧?
但胃里的空虚感却是真实的。
他放下文件,起身走进厨房。
冰箱里有速冻食品,他也找到了一包速冻馄饨。
烧水,下锅,看着馄饨在沸水中翻滚,他的思绪却有些飘远。
馄饨很快煮好,他盛进碗里,清汤寡水,点缀着几点干瘪的葱花。
他尝了一口,眉头立刻皱得更紧。
味道完全不对,皮厚馅少,汤淡而无味,和记忆中那个鲜香温暖的味道,以及刚才隐约闻到的香气,天差地别。
他放下勺子,将那碗速冻馄饨推到桌子中央,没了半点食欲。
重新坐回书桌前,试图集中精神,但窗外飘进来的勾人食欲的香气让他没法静下心。
这时,窗外传来几声细弱的猫叫,听起来像是只野猫。
周津成向来对动物无感,但此刻,看着桌上那碗根本不想再碰的馄饨,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他端起碗,走到窗边,向下望去,想看看猫在哪里,顺便把这点东西处理掉。
与此同时,七十五号公寓里,小景也听到了窗外隐隐约约的猫叫声。
她刚刚吃完一碗美味的馄饨,小肚子暖烘烘的。
她放下勺子,擦了擦嘴,期待地看向郁瑾:“妈妈,外面有小猫在叫,我能出去看看吗?”
郁瑾立刻警觉起来。
她们初来乍到,对这个街区完全不熟悉,人生地不熟,她绝不能允许小景独自外出。
“不行,小景,”她语气温和但坚定,“外面天快黑了,我们刚来这里,还不熟悉环境,不能自己出去。”
小景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眼睛里充满了失落,小声嘟囔:“就看一眼嘛……”
梅姨看在眼里,心疼孩子。
她放下碗筷,对郁瑾说:“小姐,你别担心,我带孩子出去看看吧。就在楼门口附近,不走远,这附近我住了几年,还算熟悉,有我在,没事的,你安心把饭吃完。”
郁瑾看着梅姨可靠的眼神,又看看女儿渴望的样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那好吧。梅姨,麻烦您了。千万别走远,看一眼就回来。”
“放心吧。”
梅姨笑着答应,起身去找外套和围巾。
纽约初冬的傍晚,气温已经很低。
梅姨细心地给小景穿上厚外套,又拿出一条柔软的羊毛围巾,将小景的脖子和下半张脸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只露出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最后,还给小景戴上了一顶毛茸茸的针织帽子,把小脑袋包得紧紧的。
“外面冷,可不能冻着我们小宝贝。”
梅姨慈爱地摸了摸小景帽子上的毛球。
小景乖乖任她打扮,心里只惦记着小猫。
临出门前,她还记得从桌上拿了一根自己没吃完的火腿肠,小声说:“给小猫吃。”
梅姨笑着牵起她裹得厚厚手套的小手:“好,我们小景真有爱心,走吧。”
一老一小打开门,走了出去。
楼道里有些昏暗,她们慢慢走下楼梯。
周津成端着那碗冷掉的馄饨,正站在自己公寓的门口,准备下楼去找那只叫个不停的猫。
他刚拉开房门,就听到旁边楼梯传来脚步声和轻微的说话声。
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看到一个亚洲面孔的老妇人,牵着一个穿着厚实、脸被围巾和帽子遮得几乎看不见的小女孩,正从隔壁单元的楼梯走下来。
小女孩手里好像还拿着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