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光敛去,周源的身影重现于殿宇之内。
他自时空归来,气息变得深不可测,仿佛古井,任何神念探入都会被道韵消解。
殿内只有大道气息流转。
周源并未开口,只是心念微动。
刹那间,两道气息自天外垂落,一道如神火,一道如大地之根。
彩凤与墨麒麟的身影在殿前凝现,收敛华光,化作人形,对周源一拜。
“拜见尊上。”
他们的声音中带着敬畏。
眼前这位存在每次归来,威势都会增长,让他们愈发难以揣度。
“起来吧。”
周源的声音蕴含威严,话语仿佛在虚空中刻下道痕。
他目光扫过两人,彩凤与墨麒麟都感到本源被洞悉。
“凤族与麒麟族,自归顺人教以来,便为人教护教神兽。”
“这份功果,本尊记着。”
彩凤与墨麒麟闻,心中一振,愈发恭谨。
周源话锋一转,殿内压力弥漫。
“此番天地大劫已起,量劫洪流之下,无人可以独善其身。你们两族,亦需入劫,为人教出一份力气。”
他的语气让彩凤和墨麒麟感受到了压力。
“尊上法旨,我等万死不辞!”
两人没有任何犹豫,躬身应命。
周源颔首,目光穿透虚空,落在人间界。
“本尊推算天机,商朝国祚虽盛,但其内将有妖孽横生,意图颠覆人道正统。”
“你们二人,可选择一人,暗中潜入朝歌,护佑人王帝辛周全,不得有误。”
妖孽横生!
这四个字让彩凤和墨麒麟心头一紧。
能被尊上称为妖孽,且需要两族的大罗强者出动,可见其来头不小。
这不仅是一道法旨,更是一场考验。
“谨遵尊上法旨!”
两人不敢怠慢,拱手领命,随后化作流光退出大殿,亲自去安排此事。
殿内恢复寂静。
周源的指节在宝座扶手上叩击,发出声响。
他的目光从人间界收回,转向东方。
东海之地。
在他的感知中,那片海域被一股气息笼罩。
龙族蛰伏于此,已过去许多岁月。
气息的源头,正是龙族禁地深处的烛龙。
“多年的闭关……”
周源的意识跨越时空,降临到龙宫之上。
他“看”到,烛龙的身躯盘踞在时空长河的支流中,道韵流转,距离混元大罗金仙只剩一层隔膜。
可就是这层隔膜,阻断了他前进的最后一步。
周源的眉头蹙起。
“以烛龙的底蕴,加上吾以混沌血池为其淬炼的血脉,证道混元本不该如此艰难。”
他心中,因果线开始交织、推演。
烛龙的根基、功德,龙族的业障,洪荒的气运……一切都在他的推算之中。
片刻之后,他洞悉了症结。
“原来如此,还差了一口气。”
那不是法力,也不是感悟,而是一种来自天地大位的“势”,一种能够承载他突破时冲击的“运”。
龙族虽已蛰伏多年,当年三族大战的业障也消弭了许多,但终究未能摆脱枷锁。
要让烛龙迈出那一步,必须有外力为其注入气运,助其冲破桎梏。
周源思绪运转,目光重新聚焦于商朝。
他脑海中浮现出商朝的图腾:玄鸟。
“玄鸟生商……”
他低声自语,未来的景象在他心中流转。
商朝作为人族王朝,国运强盛。其图腾,承载了王朝气运。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成型。
“若是以龙族,取代玄鸟,成为商朝的新图腾……”
这个念头一出,周源眼前的因果线发生了变动。
他看到,一旦计划成功,人道气运与龙族气运将会相连。
龙族将借助人道洪流,洗刷掉业障,气运再度攀升。
作为龙族气运的核心,闭关中的烛龙,将会得到这股气运的加持。
那层阻碍他证道的隔膜,将在这股大势的冲击下破碎!
再有鲲鹏和白泽等人出手帮忙镇压无量深渊,龙族也可以获得喘息之机,在短时间内提升底蕴和实力。
一旦龙族实力暴涨,便可派遣强者前去支援,为人教争取喘息之机。
龙族成为人族图腾,护佑人族王朝,本身也是一件功德。
对于人族而,亦是好事。
此计,一举多得。
周源叩击扶手的指节停了下来。
计划已定。
此事需得另一位人教圣人的首肯。
他从宝座上起身,一步踏出,身影消失在大殿中。
下一瞬,他来到女娲修行的洞府之外。
仙气扑面而来,伴随着花草之香。
周源来到时,发现女娲并未闭关。
他目光一扫,落在前方竹林掩映的亭台。
女娲正与羲和、常曦对坐,品茗论道,伴有仙音道韵。
察觉到他的气息,女娲眸中泛起波澜,是一股暖意,驱散了她眉宇间的神色。
“夫君,你这是忙完了?”
她的声音如玉珠落盘,带着关切。
周源的视线掠过她,温和一笑。
“我先前去找你,你并不在仙岛之上。”
羲和与常曦见状,起身对周源一拜。
“拜见教主。”
“拜见教主。”
“两位道友不必多礼。”
周源摆了摆手,一股大道之力托起二人,示意她们随意。
他走到女娲身侧坐下,目光仿佛倒映着星河生灭。
这才回答道:“不错,我去了一趟巫族和天庭。”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份量。
“接下来的大劫中,都需要二者出力。”
此一出,亭内的气氛随之一变,论道时的闲适散去,变得凝重起来。
女娲点头表示同感,她端起茶盏,指尖映着茶汤,眸光望向洪荒大地。
“确实。”
“人教这些年发展不算慢,但想以一己之力和众圣道统抗衡,却是不可能之事。”
她的语气在陈述一个现实。
人教虽有周源这位超脱者坐镇,更有她这位圣人娘娘,可底蕴终究太浅。
其余圣人,哪一个不是历经万劫,门下弟子盘根错节,因果牵连遍布三界六道。
单是阐教与截教,便足以搅动天下风云。
“所以必须要借助巫族和天庭众人的力量才行。”
周源接过话,声音斩钉截铁。
巫族执掌大地浊煞,肉身强横,战意无双,是最好的先锋。
天庭统御周天星斗,号令万仙,名正顺,可为大势所趋。
二者合力,方能撬动那早已固化的圣人格局。
羲和与常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明悟。
她们虽为太阴星主,地位尊崇,但此刻周源与女娲所商议之事,已然超出了她们能够插手的范畴,涉及到了整个洪荒的最终走向与圣人级别的博弈。
羲和心思玲珑,率先起身,微笑道:“姐姐,教主,我与常曦妹妹忽然想起太阴星上尚有一些琐事未曾处理,便不久留了。”
常曦也随之附和:“改日再来拜访姐姐。”
“好。”
女娲并未挽留,她知道这是她们的聪慧之处。
周源也只是对二人颔首示意。
待到羲和与常曦化作两道月华流光,消失在天际,亭台之中便只剩下夫妻二人。
周遭的竹林在仙风中沙沙作响,更衬得此地寂静。
周源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他转过头,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女娲,那眼神深处,藏着一丝期待,也藏着一丝沉重的压力。
“娘子这回闭关,可有感悟到人道复苏的契机?”
他突然问道,声音压得很低,仿佛这个问题本身就触动了某种禁忌。
在他的整个布置之中,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想要与鸿钧和其身后的天道正面抗衡,单凭他一人的力量,即便加上一个深不可测的魔祖罗睺,也依旧不够。
天道,是盘古开天以来,整个洪荒世界运转的至高规则集合体。
鸿钧以身合道,便是要成为这规则本身。
那种伟力,已非圣人所能揣度。
唯有引动另一股足以与之分庭抗礼的伟力,方能创造出一线生机。
“唯有人道和地道将天道的力量给拖延住,我这边再配合上罗睺,方才有着可以和鸿钧一战的底气。”
周源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森然的决意。
地道有后土创立轮回,镇压幽冥,尚有一争之力。
可人道,自三皇五帝之后,便一直沉寂,如潜龙在渊,不见踪影。
“毕竟谁也不知道鸿钧将天道完全掌控之后,能够达到何等境界。”
“要是其直接一举达到了天道境,我等所有的布置,都将化为泡影。”
周源的指节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石桌,每一次落下,都让周遭的空间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涟漪。
那是他内心焦虑的具象化。
他真的没有多少把握,可以在那种情况下击退对方。
女娲静静地听着,她能感受到丈夫语之下那如山岳般沉重的压力。
她抬起眼,眸中闪过万千道韵流转的画面,那是她在闭关期间,推演了亿万次的未来碎片。
“有一点点眉目了。”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周源敲击桌面的手指骤然停住。
“上次交谈之后,我回去后便推演了千万次。”
女娲的神色变得无比认真,一种属于造物圣人的威严与智慧在她身上流淌。
“想要让人道复苏,必然少不了帝辛这位人皇的帮忙。”
“帝辛?”
周源的眉头微微一挑。
“其中最简单的,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让人族的底蕴再度增加!”
女娲一字一句,吐字清晰,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她身为人族圣母的深刻理解。
周源的脑海中瞬间电光石火,无数念头碰撞、聚合。
他立刻就明白了女娲话语中的深层含义。
帝辛,是如今人族名义上的共主,是身负人族气运的人皇。
但是,如今的人族,早已不是上古时期那般万众一心。
四海八荒,诸侯林立,各自为政。
东伯侯、西伯侯、南伯侯、北伯侯……这些强大的诸侯,名为臣子,实为国中之国。
他们敬畏的是朝歌城代表的权力,而非帝辛这位人皇本身。
无数人族百姓,心中只有自己的封君,而无人皇。
人心不齐,信念不聚。
人道之力,便是一盘散沙,无法凝聚成那股足以撼动天道的洪流。
女娲的意思是,必须让帝辛,这位末代人皇,将整个人族的力量、信念、意志,前所未有地团结凝聚在一起。
当亿万人族的心跳汇成同一个声音,当亿万人族的意志指向同一个方向,那沉睡的人道,才有可能被这股磅礴的力量唤醒,从而真正地复苏。
这是一个宏伟的构想。
也是一条唯一可行的道路。
然而,周源脸上的欣喜之色仅仅维持了片刻,便被一抹更为深沉的阴霾所取代。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气息悠长,却带着无法喻的沉重。
“如此一来,速度未免过于慢了。”
一声轻叹,道尽了现实的残酷。
封神大劫的序幕已经拉开,圣人落子,棋盘便是整个人间。
想要让人族大一统,那就意味着帝辛必须平定四方诸侯,收拢所有人心。
这需要战争,需要时间,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可封神大劫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混乱,最缺的,就是时间。
必须要等到这场大劫结束,等到阐教、截教、西方教这些圣人道统斗得两败俱伤,全部趴下,人族才有喘息之机,帝辛才有机会去完成这前无古人的伟业。
可这个过程,会是多久?
一百年?一千年?
他们等不起。
周源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三十三重天,看到了紫霄宫中那道漠然高远的身影。
以鸿钧的秉性,他绝不会给予他们这么长的准备时间。
一旦他察觉到地道的异动,察觉到他们的意图,必然会提前动手。
一个微小的机会,都可能引来他雷霆万钧的致命一击。
所以,他们怕是没有那么久的时间去等待了。
亭台内的气氛,瞬间从找到方向的振奋,跌落至被时间扼住咽喉的死寂。
女娲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源自圣人位格的沉重,每一个字都仿佛在叩问着天道至理。
“和道祖之间的矛盾,当真无法避免吗?”
她的眼眸深处,倒映着周源的身影,也倒映着一丝连她自己都难以说的挣扎。
师徒之名,终究是一道无形的枷锁。
那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昔年紫霄宫中三千客共同见证的一段因果。
周源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的目光穿透了层层仙雾,直视着女娲的眼睛,那份坚定,足以斩断一切虚妄的幻想。
“这是必然之事!”
他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每一个音节都蕴含着不容置喙的决绝。
这不是猜测,是推演了未来多次后,得出的唯一结论。
道争,没有妥协的余地。
他上前一步,凝滞的仙气被气机搅动,重新流淌。
他身上的气息变化,不再锐利,而是变得温和,化解了之前的杀意。
“所以我希望人道尽快复苏,不然届时娘子你的处境会很危险。”
这句话,是他谋划的动机。
他的手指蜷缩,想要抓住什么,又松开。
鸿钧。
在心中念出这个名字,三界六道的生灵都会感到神魂颤栗。
一旦执掌天道权柄的存在动手,他会用直接的方式剪除羽翼。
“首先要解决的,是后土。”
周源的声音低沉,像在陈述事实。
后土化轮回,执掌幽冥,是天地运转的一环,是平衡天道与地道的核心。
动她,就是动摇洪荒的根基。
因此,她是鸿钧要拔除的,一股同源的皇道龙气降临,笼罩了大殿。
这气息是血脉的召引。
帝辛笔尖一顿,抬头看去。
殿门自开,一个穿麻衣、面容古拙、双目沧桑的身影踏入。
他每走一步,脚下都有山河社稷的景象。
帝辛瞳孔一缩,体内的皇道龙气为-->>之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