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果然摆着一个小地摊,一个看起来憨厚老实的中年人蹲在那里,面前铺着几张旧报纸,上面零零散放了几本线装旧书。看到陈默出来,他连忙拿起最上面一本泛黄的手抄本,递了过来:“您就是陈大夫吧?有人让我务必把这个交给您,说您肯定用得着。”
陈默接过。书页脆黄,字迹是毛笔小楷,并非印刷体。翻开一看,里面绘制的果然是经络图,但路线更加奇诡,注解的文字更是充满了各种隐语和象征,似乎并非医书,更像某种修炼法门或丹道秘籍的残篇。其中几幅图的思路,竟与他从黑风山石壁上看到的、以及自己推演的某些凶险路径隐隐暗合!
书页间,还夹杂着一片干枯的、形状奇特的树叶书签。
陈默拿起那片树叶,仔细看了看,又放在鼻尖轻嗅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这本书,我要了。多少钱?”
摊主连忙摆手:“不要钱不要钱!送书的人付过了,说只要您看了就好。”
陈默没再说什么,拿着书和树叶回到了诊所。
“书是假的,”陈默将书递给顾清颜,“笔墨不超过十年,故意做旧。但里面记录的东西,有几分真意,应该是从某些真迹上抄录改编的,用来试探我的兴趣和认知深度。”
他又拿起那片树叶:“但这片‘龙脑香樟’的叶子,却是真的,而且来自境外特定的产区。顺着这片叶子,或许能摸到‘烛龙’药材供应链的冰山一角。”
“烛龙”的手段,层层递进,虚实结合。送真药,示诚意;送假书,探底细;一片小小的树叶,又故意留下线索,像是在邀请他前往更深的领域。
这是一种自信的猫鼠游戏。
陈默将树叶交给顾清颜:“查一下这片叶子的来源。至于这本书”他随手扔在桌上,“抄录得还算用心,有些想法值得借鉴。”
他走到案前,铺开宣纸,拿起毛笔,竟开始根据书中那些奇诡的经络图,结合自身理解和黑风山所见,推演起新的行气路线来。
对方想试探,想引诱。
那他就不妨表现得“上钩”一些,看看对方下一步,究竟想把他引向何处。
药香已暗渡,棋局渐深。
“烛龙”的耐心,恐怕快要耗尽了。真正的动作,或许就在眼前。
“龙脑香樟”叶子的调查需要时间,顾清颜动用了所有能用的渠道,甚至通过杨家的关系联系了海关和几个国际植物学研究机构,反馈仍需等待。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