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看似普通的皮箱,内里却藏着一个惊天秘密。之前,他只是在紧迫的时间内粗略浏览了大部分内容,重点放在了那些具有直接威胁的生物样本和相关实验数据上。而藏在箱底暗格中,那几张材质特殊、用复杂密语写就的碎纸片,他一直未能完全破译。那些符号的复杂程度和加密逻辑,远超他的预期。
如今,万事俱备。有了从“烛龙”那里交换来的海量内部资料作为参考,尤其是其中关于各种古代密卷符号体系和特殊能量频率的解读方法,再加上他自身对“源初”能量的理解日益加深,破译这最后谜题的时机终于成熟。
地下密室中,灯光被调至最柔和的亮度。那几张薄如蝉翼、质地坚韧的碎纸片,被小心翼翼地铺展在特制的恒温玉台上,其微弱的能量波动在玉石的映衬下,仿佛有了生命。玉台周围,堆满了小山般的资料:各种古籍善本的复印件、打印出来的能量频率图谱、以及陈默自己写满了推演公式和猜想的研究笔记。
纸片上的字迹潦草而扭曲,似乎是在极度紧张或亢奋的状态下写就的。书写者运用了极其复杂的混合加密方式,既有道家符箓的变体结构,也有类似周易八卦推演出的二进制编码,更令人头疼的是,其中一部分信息,竟是基于某种特定能量波动频率才能解读的图形密码。
陈默的心神完全沉浸其中。他双目微闭,神识却高度活跃,手指在空中无意识地虚划着,脑海中,无数的符号、卦象、频率曲线如星河般流转、碰撞、重组。他将自己对“源初”能量的感悟融入其中,尝试着以能量为“钥匙”,去开启这把尘封的“锁”。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密室内静得可怕,只有纸页偶尔被气流带起的翻动声,和笔尖在稿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天,或许是三天。当陈默的双眼再次睁开时,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瞳孔深处却闪烁着骇人的精光。混沌的迷雾终于被驱散,破碎的语句开始被艰难地连接起来,晦涩的符号在无数次试错后,终于找到了它们对应的真实释义。
“…‘归墟’非止一处…乃界域之薄弱点…‘龙门’亦非虚指…是其门扉…”
“…以万灵之血魄为祭,引九幽之黄泉倒灌,其产生的巨大能量潮汐,可强行冲开‘龙门’…”
“…然此法有伤天和,逆转生死,必遭天地反噬,即便成功,开启之物亦非祥瑞,乃灭世之灾厄…”
“…唯有身负‘真龙’命格,秉承天地气运者,或可…镇压灾厄,夺取造化…然‘真龙’何在?寻觅无踪…”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