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崔妈妈留在了赵府,替她看着院子,段月打开册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看得过程中,她喝了两壶茶,心情起起伏伏,将欺负崔妈妈的那些人,以及崔妈妈的儿子儿媳遭受的委屈都记在心里。
她要好好准备一下,明日去一趟庄子上。
报仇这种事情,要马不停蹄,多一日也不能耽搁。
晚饭时,她跟采薇来到父母住的外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
大哥段锦不在,但家中还是显得热热闹闹。
大哥段锦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成了家,生了两个孩子,除了次子都成了家生了孩子。
二弟段江两女一儿,小女段妙晴还未出嫁,长女已经嫁人,唯一的儿子跟随他在边关历练。
这么多年很少回来,娘家越来越和气了。
但段月知道,自己也不能长住。
大嫂虽然不会介意这些,但母亲却不同,她一直在段月面前念叨,嫁出去的女儿要自觉,待太久了大嫂不开心,也是给家里添麻烦。
也是因为这一点,上辈子嫁人之后的段月,跟娘家往来不算密切。
因为她知道,在母亲的眼中,女儿嫁出去除了逢年过节少回家,平时回家肯定是吵架了。
不只段月的母亲这样认为,其他的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好似谁家的女儿好端端的回来,那肯定是在婆家过不下去受欺负了,跑回娘家施压了。
大家都觉得,夫妻两口子吵架拌嘴,别轻易回娘家,回的次数多了,夫家不管了,不给台阶下,将来难过的还是女方。
这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一成不变,除非女子在婆家特别受宠,回娘家也没人念叨。
还有一种,便是女子在婆家地位稳固,没人管得了,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
如今的段月,是后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