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七年,春。
晨曦透过太极殿雕花的窗棂,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殿内梁柱高耸,鎏金的龙纹在晨光中流转着威严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醇厚的气息,那香气从鎏金铜炉中袅袅升起,缠绕着梁柱缓缓飘散。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指尖有节奏地轻叩着紫檀木案。案上堆叠的奏折旁,放着一枚温润的玉圭,阳光洒在玉圭上,折射出柔和的光晕。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阶下躬身肃立的皇子们,今日的经史策论考较已过三个时辰,殿内寂静得能听见香灰从炉中坠落的轻响。
他望着这群儿子,心中暗潮涌动。太子承乾站在最前,虽身姿挺拔,眉宇间却难掩一丝不耐,这孩子心浮气躁,难当大任;魏王泰紧随其后,捧着书卷的手指纤细白皙,眼中满是对文墨的痴迷,只知埋首书堆,不懂朝堂险恶。目光掠过末位那个身着玄色锦袍的身影时,李世民微微一顿,随即又恢复如常,李恪前朝血脉终究是道坎。
“恪儿,”帝王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大殿中回荡,“方才你说《汉书食货志》有纰缪?”
站在末位的皇三子李恪猛地抬头,玄色锦袍下的脊背绷得笔直。他本是吴王,因母妃杨妃是前朝公主,在储位之争里向来谨小慎微,此刻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鬓角悄悄滑落。怎么偏偏点到我?他暗自叫苦,从前这类考较,自己向来是缩在后面,能少说就少说,今日却鬼使神差地脱口而出。
就在半个时辰前,他的脑海中突然炸响一阵机械音:叮!帝王心术系统绑定成功。紧接着,眼前浮现出一块半透明的面板,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满朝文武的忠诚度、隐秘心思,甚至连父皇案头那份尚未公开的赈灾奏折内容都能预览。这是什么妖术?还是上天垂怜,给了我一次机会?李恪捏紧了藏在袖中的手,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却仍觉得眼前的一切如梦幻泡影,不真实得很。
“儿臣”李恪喉结滚动,正不知该如何回应时,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李世民对漕运积弊存疑,触发新手任务:献上《漕河疏通策》。新手任务?这系统竟能洞察父皇的心思?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多年的隐忍让他学会了在惊变面前伪装镇定,他定了定神,拱手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纰缪不在经文,而在今世沿用之漕运法。据儿臣所知,大运河徐州段淤塞已达三里,若不及时疏通,秋收漕粮恐延误半月。”
话音刚落,李世民手中的玉圭猛地一顿,重重磕在案几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徐州段淤塞?此事只在昨日与房玄龄、杜如晦密议时提及,连承乾都不知晓!他一个久居外藩的皇子,怎么会得知如此机密之事?帝王眼中闪过锐利的精光,龙椅上散发出的压迫感骤然增强,如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整个大殿。他死死盯着李恪,试图从那张年轻的脸上找出说谎的痕迹,却只看到一片坦然而已。
“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再次响起。
李恪心脏狂跳,几乎要冲破胸膛。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父皇目光中的审视与怀疑,那目光仿佛带着穿透力,要将他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要露馅了吗?这系统来得突然,若是被父皇当作妖孽,后果不堪设想!他紧张得手心冒汗,就在这时,系统面板上李世民震惊值+300的字样一闪而过。震惊值?这系统还能记录父皇的情绪变化?他心中稍定,强作镇定地回道:“儿臣在外藩时,偶观水部档册,又结合民间歌谣推算而得。”
“民间歌谣?”李世民眉头微蹙,显然对这个说法并不完全相信,“什么样的歌谣能推算出淤塞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