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看着眼前渐渐安定下来的百姓,看着陈匠人重新检查闸门的身影,看着柳明远安抚受惊孩子的模样,心中的坚定渐渐取代了焦虑——他不能退缩,不能让百姓失望,更不能让洛阳世家的阴谋得逞。
“崔大人,”李恪的声音沉稳,“你立刻写一封奏折,详细说明今日的情况,附上被俘歹人的供词和崔氏的令牌,快马送往长安,呈给父皇。我要让父皇知道,不是我煽动民乱,而是洛阳世家在暗中破坏新政!”
“是!”崔玄暐躬身领命,立刻转身去写奏折。
李恪走到百姓面前,声音洪亮:“乡亲们,刚才的意外已经解决,歹人已经被抓住!今日的通水大典,绝不会受影响!这水渠是咱们安州百姓的心血,谁也不能破坏!”
百姓们纷纷鼓掌,刚才的惊慌渐渐散去,脸上重新露出笑容。陈匠人走到闸门旁,高声喊道:“通水!”
随着一声令下,闸门缓缓打开。清澈的水流顺着水渠奔涌而出,灌溉着岸边的农田。百姓们欢呼起来,孩子们追着水流奔跑,笑声传遍了整个水渠岸边。
李恪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今日的危机虽然化解了,但洛阳世家的威胁还在,朝堂的压力也即将到来。可只要有百姓的支持,只要新政能真正为百姓谋福祉,他就有信心应对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