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的春耕时节,晨露还凝在麦苗尖上,李恪就踩着田埂走进了屯田区。新翻的泥土带着湿润的腥气,混着麦苗的清香,在空气中漫开。几个老农正弯腰插秧,裤脚卷到膝盖,泥水溅到腿上也不在意,见李恪来,纷纷直起身打招呼,手里的秧苗还滴着水。
“王爷,您来得早啊!”张大爷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今年的秧苗比去年壮实,多亏了陈匠人改良的种子,还有您修的水渠,这水想引到哪就引到哪,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李恪蹲下身,指尖捏起一株秧苗,嫩绿的叶片上还沾着泥点,根茎粗壮,确实比往年的长势好上不少。“陈匠人呢?怎么没见他?”他问道,目光扫过田间,没看到那个熟悉的佝偻身影。
“陈匠人在那边的试验田呢!”张大爷指着不远处的一小块田,“他说要试试新的插秧法子,说能让稻子结更多穗,天不亮就去了。”
李恪顺着他指的方向走去,果然看到陈匠人蹲在试验田里,手里拿着一根木尺,正在丈量秧苗之间的距离。他的粗布衣服沾了不少泥水,草帽歪在头上,露出花白的头发,却依旧专注得连李恪走到身边都没察觉。
“陈卿,新法子试得怎么样了?”李恪轻声问道。
陈匠人吓了一跳,抬头看到是李恪,连忙站起身,手忙脚乱地擦了擦手上的泥:“王爷!您怎么来了?这新法子是老奴从一本旧农书里看到的,说秧苗间距留宽些,通风好,能多结果,就是不知道在咱们云州的土地上管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