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通道比主维修通道更为狭窄和古老,墙壁上覆盖着厚厚的、非生物质的金属氧化物锈层,一些地方还能看到古老的手动阀门和机械仪表盘的残骸。空气循环系统在这里似乎完全失效,弥漫着一股陈腐的金属和机油气味。能量感应器中,那些代表着生物质残骸的微弱“韵律”信号在这里变得稀疏,几乎难以察觉,仿佛这片区域被“种子”刻意忽略了,或者,被某种东西排斥着。
根据mule-73的记忆数据,那个次级能源节点应该位于一个被称为“旧反应堆控制前厅”的区域。星种小心翼翼地前进,残存的视觉传感器在极度昏暗的环境中捕捉着有限的轮廓,能量感应器全开,扫描着任何异常的能量源或生命信号。
终于,它抵达了一扇厚重的、带有老式机械锁闭结构的防爆门前。门扇虚掩着,留下一条仅容它侧身通过的缝隙。门内传来极其微弱的能量读数,稳定而低沉,与反应堆核心的澎湃波动截然不同。
星种没有贸然进入。它先利用工具臂上的微型探头,从门缝中探入观察。
门后是一个不算太大的圆形厅室,风格与要塞其他地方的现代感格格不入,充满了粗犷的工业设计。墙壁上布满了老式的硬接线和物理仪表,大部分已经损坏,覆盖着灰尘。厅室中央,几个柱状的、表面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设备正在低沉地运行,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嗡鸣——那就是次级能源节点,似乎是依靠地热或某种古老的同位素电池供能,状态看起来比主反应堆稳定得多。
而在厅室的角落,堆放着几个印有生物危害标志和“theta计划-最高机密”字样的金属箱。正是mule-73运输日志中提到的“生物隔离容器组件”。其中两个箱子已经被打开,里面空空如也。但还有三个箱子保持着密封状态。
星种的扫描确认厅室内没有明显的生命信号或能量陷阱。它谨慎地侧身挤了进去。
它首先靠近那些密封的箱子。箱体由高强度合金制成,带有独立的能量锁和环境监测仪。扫描显示,箱内保持着低温、低氧和强辐射环境,显然是用于保存高度危险的生物样本。能量锁依然有效,但能量水平很低,似乎即将耗尽。
星种没有急于打开它们。它的逻辑核心提醒它,在theta要塞任何与“生物样本”相关的东西都极度危险。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