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两下,不轻不重。
“进。”苏芜头也没抬,视线还停留在面前的屏幕上。
小陈推门进来,脚步很快,脸上却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是将一个平板电脑轻轻放在苏芜的桌面上。
“苏总,他上钩了。”
苏芜的手指停在键盘上,终于抬起头,目光落在那块亮着的屏幕上。
屏幕上是一份情报简报,标题用红色加粗字体标注——《京鼎集团秘密项目“海燕”立项报告》。
“京鼎那边动用了他们的文化投资部门,项目评级是s级,由严律的团队直接负责。”小陈的声音压得很低,像在汇报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项目核心概念、人物设定、故事走向,和我们‘送’出去的那份文件,一致性百分之九十八。”
苏芜滑动屏幕,一页页翻看着。
《海燕》的故事,讲的正是一个商业帝国因为内部的腐朽和背叛,最终被一个外部的复仇者颠覆的故事。熟悉得就像是她亲手画下的每一个分镜。
“他们准备什么时候上线?”苏芜问。
“很急。”小陈回答,“他们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资源,制作周期被压缩到了极限。我估计,他们想抢在我们的《渡舟》概念发布会之前,先把《海燕》的预告片推向市场。”
“用一个相似度极高的作品,抢先占领舆论,然后反过来指控我们‘创意雷同’,甚至是‘抄袭’。”苏芜说出了严律的计划,语气平静得像在复述天气预报。
“是的。”小陈点头,“这一招很毒。一旦我们被扣上抄袭的帽子,您在沙龙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望,还有谢家那几位先生对您的认可,都会瞬间崩塌。”
苏芜关掉平板,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他还是那么迷信速度。”她像在自自语,“以为只要够快,就能掩盖一切。”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
小陈看着苏芜,等着她的下一步指令。
苏芜拿起手机,拨通了谢靖尧的号码。
“他动了。”电话一接通,苏芜就直接开口。
“我知道。”谢靖尧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种了然于心的沉稳,“林周刚刚也收到了消息。项目叫《海燕》,对吗?”
“对。”苏芜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他把我们给他的那份‘图纸’,当成了圣经。”
“他越是深信不疑,陷得就越深。”谢靖尧说,“他自以为拿到了你的底牌,现在正享受着猎人看着猎物一步步走进陷阱的快感。”
“他的傲慢会让他觉得,他看到的,就是全世界。”苏芜看着楼下渺小的车流,“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就让他继续搭他的舞台。”
“搭得越高,摔下来的时候,声音才越响。”谢靖尧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冷意,“等他把所有身家都押在《海燕》上,再也无法抽身的时候,我们再动手。”
“好。”
挂断电话,苏芜又拨了内线。
“林周,来我办公室一趟。”
几分钟后,林周推门进来。
“苏总。”
“我们的‘证据链’,准备得怎么样了?”苏芜直接问。
“万无一失。”林周的回答干脆利落,他推了推眼镜,“我们‘泄露’出去的每一份电子文档,都内嵌了肉眼无法识别的数字水印,可以精准追溯到接收端设备。我们服务器的日志也完整记录了那两个‘内应’下载文件的确切时间和ip地址。”
“最关键的是,那份文件的创作时间戳,在我们自己服务器上的记录,比严律团队立项《海燕》的时间,早了整整半个月。”
林周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法律人特有的冷静。&lt-->>;br>“只要《海燕》的第一个宣传片在任何公开平台上线,我们就能在半小时内,向法院提交全套的、不可辩驳的侵权诉讼材料,并且申请项目紧急冻结。”
苏芜点了点头。
法律是武器,必须磨到最锋利。
就在这时,她放在桌上的一支黑色加密手机,短促地震动了一下。
是方少秋。
苏芜拿起手机,点开消息。
一连串的文字几乎要从屏幕里溢出来,透着一股歇斯底里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