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虽说进厂的时间不长,但是却立了大功,厂里那台数控机床就是他修好的,据说那玩意儿邪门儿的很,连京城来的老师傅都拿它没办法”
在众人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厂长李长安拿起了话筒,手里拿着一张红头文件宣读道:“除了县里的奖励外,厂里也有决定,鉴于周卫国同志的功劳,经厂党委研究,破格对周卫国同志进行提干,任命周卫国同志为技术科副科长,享受副科级待遇!”
这话一出,全场瞬间安静,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但短暂的安静过后,大礼堂内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好家伙,见过破格提拔的,也见过火线提拔的,但是一天内连升两级的却闻所未闻。
要知道周卫国在此之前都算不上机械厂的人,几天前入职时就直接被评为三级工,今天第一天正式上班就被任命为小组长。
这虽然让人惊讶,但也属于正常范围,毕竟小组长虽说听起来像领导,但实际上并不属于干部序列,身份上还是普通工人。
但副科长可就不一样了,那是实实在在的副科级干部了,身份彻底不一样了。
这就不得了了,要知道普通工人想要转为干部身份,那不是一般的难,通常要经过领导推荐、政治审查、群众评议、组织审议等流程。
这还没完,内部审议通过后,还要报上级主管局或市里的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备案。等上面的任命文件正式下发后,才能进行办理“转干”手续。
只有将工人编制转为干部编制,人事档案中的身份才会从“工人”变为“国家干部”。
由于整个整个过程漫长而又繁琐,任何一个程序出问题,都可能影响最后的转干审议,所以“以工代干”的工人往往会选择边干边转。
即先被安排到干部岗位上工作,但身份和待遇仍是工人,然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数年)的考验,最后办理正式的“转干”手续。
像周卫国这种,火线提干,直接任命的情况非常的罕见。
嗡嗡声中,简文政站起身说道:“关于周卫国同志提干的情况,县委这边也听取了厂里的情况汇报,并综合了多方面的情况,予以肯定的。”
“周卫国同志不仅仅专业能力突出,更重要的是政治表现优秀,他的爷爷是抗日老兵,父亲也是军人出身,参加过对印自卫反击战,因伤退伍,并在保护集体财产的行动中牺牲,被评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