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中若真有这样的混账,都不用外人指摘,族规就饶不了!
卫国公和国公夫人经过商量,在京中好一番搜寻,还真锁定了一个人选——文渊阁大学士杨鸿。
出身蜀州杨氏,耕读人家,祖、父等都是进士,家风清正。
杨鸿这一支,不到五十年里,除了十几个进士,二三十个举人。
杨鸿本人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二十三岁时考中状元。
三十六岁,被圣上钦点如文渊阁,是大虞朝立朝以来最年轻的阁臣。
杨鸿能力出众,正直无私,颇有君子的盛名。
当然,国公夫人是个妇人,她挑选的是女婿,看重的还是杨鸿的后院。
杨家跟钱家一样,族中子弟鲜少有人纳妾。
极少数的例子,也是因为年过四十而无子,为了子嗣,这才不得不纳妾。
杨鸿有儿子,所以,他没有纳妾。
四十岁的人了,发妻还在的时候,身边只有妻子,并无侍妾。
三年前发妻亡故,杨鸿没有续娶,更没有什么通房。
这般干净、正直的好男人,即便是二婚,人到中年,家里还有好几个儿子,在婚恋市场上,杨鸿也颇为受欢迎。
不只是似赵氏这般二嫁的妇人,就是一些正值芳龄的闺阁小娘子,也觉得杨鸿是个良人。
国公夫人很是心动。
不过,女儿到底是二嫁,已经嫁错了一次,不可再错。
这几日,卫国公没有忙其他的事儿,一门心思地在打探消息,试图将杨鸿调查个清楚、彻底。
若杨鸿的人品真的如传闻所说的那般好,完全可以招来做女婿啊!
“晚娘,娘也不是现在就要你嫁人,只是想和你先说一声,你自己可以多想想。”
“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姒姐儿考虑王家被流放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回京的那一天。姒姐儿,将来长大了,要嫁人,需要有个娘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