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请娘娘三思!祖宗之法不可废!内侍不得干预科举,此乃铁律!请太后娘娘收回成命!”
“请娘娘三思!若苏无忌可为考官,我等读书人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不如尽数辞官归乡!”
“请娘娘三思!苏无忌一太监而已,不学无术,毫无功名,岂能主宰科举,简直可笑!”
紧接着,翰林院,国子监的清流官员,帝党以及许多原本中立甚至倾向太后的大臣,也都联合起来,纷纷加入反对的行列。一时间,朝堂之上,几乎九成以上的文官都跪倒在地,异口同声地请求太后收回成命。反对的声浪,排山倒海,几乎要将殿顶掀翻!
这倒不是帝党暗中又培养了势力,卷土重来,而是因为文官天生和太监对立,不愿意看到苏无忌出任主考官,因此,这一次,不管是帝党还是后党,甚至中立党全部联合起来,反对苏无忌!
反对宦官将爪牙伸到他们文官统治的领域!
毕竟,若是宦官都能主宰科考,那还要他们这些文官做什么!
天下权力四分,你宦官掌管好你的内廷就够了,怎么还敢伸手到外朝!野心也太大了!
苏无忌站在殿外,面色平静的听殿内的一切,仿佛那些尖锐的指责并非冲他而来。但他心中清楚,文官集团对宦官涉足其传统禁脔的抵触,是何等激烈。
自己想当主考官,等于和天下文官作对,着实有些困难。
但越是困难,苏无忌便越要干!
因为只有这样,苏无忌才可以彻底把文官集团分裂开来!从而彻底把文官集团打服,彻底告诉他们,谁才是朝中老大!
此刻,太后看着下方跪倒一片的臣子,眉头紧锁,她知道此事阻力极大,却也没想到反对之声竟如此汹涌一致。
面对几乎整个文官集团排山倒海般的反对声浪,珠帘之后的太后上官嫣儿脸色微沉,却并未退缩。她深知,此刻若退让,不仅苏无忌争取主考官之事将彻底泡汤,她自身的权威也将受到严重挑战。
“肃静!”太后清冷威严的声音压过嘈杂,待殿内稍静,她缓缓道:“众卿所,不无道理。然,苏无忌之才干,哀家与陛下深知。既对其学识有所质疑,何不当面一辩?”
随后,她目光转向殿外,扬声道:“宣,东西二厂提督,御马监掌印太监苏无忌上殿觐见!”
此令一出,满殿再度哗然!
按大昭祖制,内官太监不得踏入金銮殿参与朝会,只能在殿外候旨。太后此举,无疑是再次打破了常规!
紧接着,在文武百官愤怒鄙夷的目光注视下,苏无忌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平静,步履沉稳地迈过高高的门槛,第一次以内官的身份,踏入了这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核心的金銮宝殿。
他刚一站定,更猛烈的攻讦便如同潮水般涌来!
“苏公公,此乃文臣议政之殿,你一个内官,安敢立于此处?岂不见太祖所立之碑!宦官不得干涉前朝之政!!”
“你这阉宦之流,也敢上殿来谈科举之事?简直辱没斯文!”
“不学无术之徒,连秀才功名都无,有何面目妄论主考?”
“祖宗规制何在?内外之别何在?!”
“你哪来的连忙提出此等要求!我要是你,就撒泡尿照照自己!”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指责,苏无忌神色不变,甚至懒得和他们对骂,只是目光直接迎向为首的内阁首辅周明远,朗声问道:“周阁老,下官有一事不明,还请阁老解惑。”
周明远冷哼一声:“讲!”
苏无忌敢提出让自己担当春闱主考官可不是无的放矢,也是有备而来的,他特地查阅了大昭历史上的历次春闱主考官人选,别说,还真让苏无忌找到一个-->>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