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uk小说网 > 太监无双 > 第109章 升官,正二品!

第109章 升官,正二品!

春闱大典完美收官后,太后颇为满意,下令日后会试改革为常态,在会试这个层面彻底取消八股,增加算学律法等科目,并且加大对策论的考核!

而其他的乡试院试府试县试却是先没有进行改革,暂时还是考原本的八股。

这一方面是因为学子们学了这么多年的八股,不能一下子全部废除了,那样会酿成大乱,只得循序渐进。

另一方面则确实是条件有限,大部分普通人能买到四书五经的书学八股已经是极限了,再让他们去学律法,学算学,对于寒门子弟而实在是太过困难。

索性还是让他们维持原样。

而之所以在会试层面进行改革,是因为自古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举人已经是乡绅级别了,一旦考中即使不做官都可以富甲一方,因此足以让他们额外的学习律法算学,作为未来当官的基础。

这会试改革的圣旨一下,已经令朝野震动了。

而另一道更加石破天惊的懿旨更是从慈宁宫传出,如同在已不平静的湖面再次投下巨石,激起了更为汹涌的波涛。

太后上官嫣儿以苏无忌“主持科举,改革弊政,为国选贤,功在社稷”为由,连下两道恩赏:

,草拟意见,权柄极重。以往司礼监设多位秉笔太监,相互制衡,但大权终究掌握在掌印太监手中。

尤其像曹德贵时代,秉笔太监完完全全就是他的下属随从,根本无法分走掌印的半点权力。

但冯保可不是曹德贵,他在司礼监本就地位不稳。

而此次,太后特意加封“首席”二字,其意味不自明!直接帮助苏无忌成为司礼监名正顺的二把手!

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本就是个聪明至极的墙头草,历经曹德贵时代而屹立不倒,靠的就是这份审时度势。他深知苏无忌如今势大,又有太后全力支持,更兼手段狠辣,自己根本无力抗衡。

在懿旨下达的同时,他便已暗中向苏无忌示好,表示司礼监一应事务,皆以“苏公公主见”为准。

这道任命,等于将帝国的中枢决策机构——司礼监,实质性地交到了苏无忌手中!

只是因为苏无忌太过年轻,才暂时在这首席秉笔太监的位置上过渡一下罢了。

等过几年,冯保退休,苏无忌就是名正顺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第二道旨意,册封苏无忌为资政大夫,正二品!

这道旨意,比前一道更为骇人听闻!

原本,整个后宫只有司礼监掌印这个职务是正二品!

而如今,苏无忌也因此成为了正二品,那意味着他成为了名正顺的后宫第一人!

而且“资政大夫”乃是文官荣誉性散官阶,地位尊崇,通常授予功勋卓著或年高德劭的致仕重臣,是文官体系内极高的荣衔。更重要的是,此衔意味着受封者被视为文官体系的一员!足以上殿奏事,参与外朝事务!

大昭的制度和苏无忌那个时代的明朝差不多,共分为职官,散官,勋官,爵官,荣誉官五大体系。

职官很好理解,就是你的职务,像苏无忌的东西二厂提督,御马监掌印太监,都是职官。

而周明远的内阁首辅,李明辅的礼部侍郎,这也都是职官。

而散官其实和荣誉官类似,都是一种只给待遇不给职务的官职。但不同的是,散官只给文武百官,从不给宦官。

其中文官的散官为各种大夫,比如正一品特进荣禄大夫,正二品资善大夫等等。

武官的散官为各种将军,如正一品骠骑将军,从一品镇国将军等等。

而勋官也是表彰一些出色大臣的,勋官的最高级叫上柱国。

爵位就很简单了,公侯伯子男。

荣誉官则是三公三孤之类的,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以及东宫三师和东宫三少,太子太师

要不说古代人的头衔长呢,就是各种头衔太多了。

一个人如果位极人臣,达到权臣巅峰,那么便足以成为内阁首辅,太师兼太傅,上柱国,特进光禄大夫,国公!

这样的人,大昭两百年也就出过那么两三位而已,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开国猛将!

而自古以来,宦官是宦官,文官是文官,泾渭分明。宦官权力再大,也只是内臣,不得上殿奏事,更不得封文散官!

而太后此举,竟是打破了几百年的祖制成规,硬生生将一个太监,塞进了文官序列!并且一给就是正二品的极高阶位,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品级持平,成为了太监所能达到的品级巅峰!

更重要的是,一旦拥有了文官身份,按照规制,苏无忌便拥有了正式站立于金銮殿上,参与朝会议政的资格!

这已不仅仅是赏功,更是太后在为苏无忌彻底打通由内廷走向外朝的最后一道壁垒,要让他名正顺地站在前朝,与文武百官分庭抗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