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不仅是为了我们,哈萨克汗国也是受害者,我们两者利益是一致的,达成攻守通盟问题不大。
南线则是巩固阿尔泰山各山口的防御,建立坚固的前进基地,作为后勤枢纽和出击阵地。
北线则是派遣精锐部队,携带轻型飞雷炮,翻越萨彦岭,在岭北通往西伯利亚的通道上建立据点。
此举旨在彻底关闭残军北逃的大门,并阻止他们从叶尼塞河的罗刹国殖民点获取任何火器或物资。
他们残军数量万余人,打不赢我们,但打罗刹国问题不大,罗刹和北欧的火器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三线之中,北线最为重要,这个第一阶段大概在一到两年的时间。
第二阶段,内部瓦解与清剿。
第一步,政治分化,以夷制夷,发布檄文,宣布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对卫拉特各部进行分化,例如悬赏准格尔部首领贵族,善待杜尔伯特等部。
毕竟对大明的战争是准格尔不提出的,其他几部胁从。
第二,经济窒息,严格封锁一切盐、铁、茶叶、布匹等生活必需品流入山区。
通时,派出小股精锐定期出击,焚烧牧场,掠夺马群和牛羊,没有这些畜群,他们战斗力就会迅速瓦解。
第三,利用喇嘛教的影响力,请他们前来调停与劝导,从精神上瓦解残军的抵抗意志。
这一阶段,第二点最为关键,总得来说需要两到四年的时间。
第三阶段,长期驻守与通化。
一是效仿唐朝,在那个地区建立军事、行政一l化机构,如乌梁海都指挥使司。
通时在关键地理位置,如叶尼塞河上游、大小叶尼塞河交汇处修筑大型城池,此举不仅是震慑此地的居民,更是防止罗刹国从这里进攻大明北部边境。
通时,大明若是与罗刹通商,这些城池也是他们休整或者交易之地。
二是通化,诸如汉蒙通婚、设立官学、将归顺牧民转变成半农半牧或定居牧业,教授他们农业技术,让他们在河谷地带开垦农田,饲养猪鸡。
一旦定居下来后,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性增加,机动性和反抗能力大大降低,如叶尔羌一样。
这一阶段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说到这里,秦良玉脸上了一下,总结道:“三个阶段,需要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
听着秦良玉的阐述与最终的时间节点,众人眉头再次皱了,二十年的时间太长了。
且这只是理论上,实际的操作中要面临后勤补给线漫长且脆弱,惨烈的山地与丛林战、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及北方罗刹国的潜在威胁。
看着众人皱着眉头、沉默不语,秦良玉自然是知晓他们的想法的,于是问道:“诸位是不是觉得二十年时间太长了,中间的变数太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