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御史知晓便好!心里有杆秤就行!”蓝玉见朱煐心中有数,并非懵懂无知,脸色稍霁,他是个爽快人,顿时将不快抛在脑后,大手一挥,声若洪钟:“好了!今日是为朱御史贺,为中兴侯贺的大好日子,咱们就不提燕王那等晦气事了,免得扰了大家的兴致!酒宴可备好了?老夫可是空着肚子来的!”
蓝玉的心情也是真的很好。
原本困扰他许久的、几乎堪称死局的困境,因为朱煐的出现和那一番石破天惊的操作,竟然真的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得以解开,至少是看到了化解的曙光。
之前成天提心吊胆,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老朱找个由头,像处置胡惟庸、李善长他们一样给咔嚓了,毕竟他在朝中、军中的势力太大,已是尾大不掉之势,功高震主,他自己心里也清楚。
正如朱煐最早先在朝堂上剖析的那样,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倘若是老朱选皇孙朱允炆登基,那他蓝玉就得杀,否则极易发动兵变扶持有血缘关系的朱允熥上位;倘若老朱选朱允熥登基,那他蓝玉同样也得杀,因为朱允熥年幼,蓝玉作为至亲舅爷且势强,朝中无人可以遏制,必成外戚专权之势。这简直是无解的难题,让他寝食难安。
这无解的难题,如今似乎看到了化解的曙光,怎能不让他蓝玉心怀大畅,看朱煐越发顺眼?这顿庆功宴,他是发自内心地想来喝上几杯。
外人并不知晓朱煐的真实身份,更无从揣测老朱心里面已然做好了将皇位交给朱煐的打算。
因此,先前朱煐在朝堂上的分析,站在当时的角度看,可谓是没有半点毛病,精准地点破了蓝玉及其家族面临的险境。
蓝玉以及整个凉国公府,整个蓝家都曾面临着一个看似无法破解、令人绝望的死局,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而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朱煐的名望和能力正如日中天,只要再沉淀些年岁,其在朝堂内外的影响力,超过蓝玉都不是不可能。
到了那时,凉国公府就并非是能独霸朝堂、令君主忌惮的唯一强大势力了。到时候就会形成分庭抗礼、相互制衡的格局。双方之间相互平衡,少了谁都不行,如此一来,那死局便可不攻自破。
因此,对于朱煐,蓝玉的心中除了佩服,更是充满了感激。这感激是实实在在的,关乎身家性命。
若不是朱煐点破,怕是自己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而现在,不仅被点破,还因朱煐而看到了生路。
对于蓝玉,对于整个凉国公府而,朱煐之恩,形同再造是一点也不为过!
“朱御史,这是贱内。”
“这是犬子,三个。”
蓝玉略显笨拙地挠了挠头,拉着自己的老婆孩子给朱煐一一介绍。
听着蓝玉这么个粗豪武将,突然冒出这般文绉绉的客气话,什么“贱内”,什么“犬子”上了尤其是那句“犬子,三个”,结合他那不太自然的语气,让在场众人也是齐齐无语,想笑又觉得不太合适。
犬子三个?这听起来,怎么像是介绍三只小狗崽子似的?
蓝玉似乎也觉出点别扭,但话已出口,便不再纠结,习惯性地一巴掌拍在长子蓝春的后脑勺上。蓝春被拍得一个趔趄,却不敢有丝毫怨,当即上前一步,对着朱煐恭敬行了一礼:“凉国公府蓝春,恭贺朱御史荣封中兴侯。”
老二蓝夏和老三蓝斐见状,也赶紧有样学样,学着大哥蓝春的架势也给朱煐祝贺。
三人说话是由衷的。在府中时,蓝玉就已和家人明了利害关系,所有人都知道,凉国公府未来能否保全,很大程度上就得看朱煐未来能发展到何种程度。
只要未来朱煐能够达到制衡蓝玉的程度,那老朱或许就能放过凉国公府一马。
所以在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人比凉国公府的人更希望朱煐好,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
“朱御史,秦王殿下,凉国公,既然此间事了,宾客也已到齐,那下官也该回宫向陛下复命了。”
蒋瓛见蓝玉一家也已安顿好,便冲着众人拱了拱手,准备告辞离去。
看到蓝玉也带着全家来给朱煐庆贺,蒋瓛的心里其实是很高兴的,这种高兴甚至带点隐秘的优越感。
如今的蒋瓛,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是的,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如今朝野上下,所有人都以为老朱立储必然是要从朱允熥和朱允炆这两位皇孙之间选择一个。而朱煐所谓的“中兴侯”,在大家看来,不过是老朱钦点,准备留给后世储君使用的能臣、贤臣!是辅佐之才。
只有他蒋瓛知道朱煐那被刻意隐藏的真实身世。
毕竟当初正是他蒋瓛亲自奉老朱密旨,暗中调查并最终确认了朱煐的身份,并且后续对朱煐的身世进行了精心的隐藏和修饰。这项工作做得天衣无缝。
换而之,这普天之下,有且只有老朱和他蒋瓛两人,知晓朱煐这个大明真正嫡长孙的惊天身份。
也只有他蒋瓛,才能真正窥见老朱那深藏不露的真正心思。
中兴侯?
哪里是什么辅佐后世君主的贤臣?哪里是什么中兴能臣?
陛下给皇孙殿下这个称号的深意,分明就是希望殿下未来能成为带领大明走向中兴的明主!这是寄予了何等深厚的厚望啊!
老朱更是曾直接和蒋瓛谈过,只要蒋瓛能够尽心办事,得到朱煐的认可,将来就将其也一同留给朱煐,让朱煐接着使唤,也方便朱煐登基后顺利掌管和接手锦衣卫这支力量。
蒋瓛也确实做了不少努力,明里暗里行方便之处,如今朱煐和蒋瓛的关系走得却也近得很,信任与日俱增。
相处久了,蒋瓛更清楚了朱煐的为人处世。
这位皇孙殿下,是个重感情、念旧情的人啊!待人以诚。
皇孙殿下已然将我蒋瓛当成了可以信赖的朋友,日后若是登基,岂能不用我?我的前程,已然和殿下的未来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蒋瓛虽然如今表面上还是老朱的心腹,听从老朱的指令,但实际上,他内心深处早已经也将自己视为朱煐的人了,是在为未来的君主提前效力。
看到朱煐的能力逐渐展露,看到朱煐周围不知不觉间就聚拢了如秦王朱樉、凉国公蓝玉、皇孙朱允熥、富商胡老三、能吏张平、大儒方孝孺等形形色色却又颇具分量的人物
不知不觉之间,殿下就已经拥有了这般庞大且多元的潜在势力和支持力量蒋瓛心中自然为朱煐感到高兴,也对自己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
“蒋指挥使慢走,今日有劳了。”
朱煐也是笑呵呵地拱手送别蒋瓛,态度随和。
除了涉及到自己的核心利益——也就是那至关重要的“作死”任务之外,朱煐对于其他人都是保持着正常的、友善的交流态度。
蒋瓛虽然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但朱煐对老蒋并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不管蒋瓛对别人如何严厉、如何冷酷,反正对自己倒是一直不错,无论是当初自己被关进天牢时他偷偷送来一碗热面,还是后来时不时偷摸给自己通风报信,这些大大小小的人情,朱煐心里还是记着的。
朱煐一直坚持的都是对方怎么对待自己,自己就怎么回报对方的原则,简单直接。
蒋瓛一直以来都是笑脸相迎,办事妥帖,自己自然也是以笑脸相迎,客客气气。
“朱御史留步,今日是朱御史的庆功宴,您才是主角,还是回去同秦王殿下、凉国公他们一起共饮吧,切莫因下官耽搁了。”
蒋瓛坚持不让朱煐远送,态度恭敬中带着亲近。
“好好好,既然蒋指挥使如此坚持,那我就不矫情了,蒋指挥使走好,回头再叙。”
朱煐见蒋瓛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客气,冲着蒋瓛挥了挥手道别。蒋瓛则是郑重地抱拳行礼回应。
就在蒋瓛转身,一只脚刚要迈出府门门槛的时候
“蒋指挥使?”
门口,忽然迎面走进来几人,为首者看到正要离开的蒋瓛,明显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些许意外之色
蒋瓛听到这有些熟悉的声音,也是下意识地一抬头,看清来人面貌,同样愣了一下,随即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依礼回应道:
“允炆殿下?”
没错,来人正是皇孙——朱允炆。他的突然到来,让本已热闹的府邸,气氛再添一丝微妙。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