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她们都还小,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因为同病相怜,在冷漠的孤儿院里便将彼此认作了至亲。
老院长姓江,便给她们都取了江姓。
小时候的江怀夕其实性格有些怯懦,被大孩子欺负了往往只会偷偷躲起来哭。
反而是年纪稍小一点的江岁年,像个小太阳,活泼勇敢,总是冲在前面保护她。
记忆中,那个扎着羊角辫,脸上还带着婴儿肥的小岁年,总会叉着腰,毫不畏惧地挡在抽泣的江怀夕面前,即使面对比她高大的孩子也毫不退缩。
她会把好不容易得来的糖果分一大半给江怀夕,会在寒冷的冬夜紧紧抱着她说“姐姐不怕,年年给你取暖”。
是岁年的勇敢和温暖,一点点驱散了江怀夕心中的阴霾,让她有了依靠。
后来,幸运降临。
善良的南川大学教授石进收养了聪明可爱的岁年。
当石老师牵着岁年的手准备离开孤儿院时,小小的岁年却死死拽着江怀夕的衣角,不肯放手,哭成泪人。
石进看着两个紧紧抱在一起,哭作一团的孩子,心软了。
她克服了困难,最终将江怀夕也一并收养,并对外宣称她们是亲姐妹,给了她们一个真正温暖的家,彻底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
那段被收养后的时光,充满了阳光和欢笑,是江怀夕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
石老师教她们读书写字,岁年则展现出了惊人的绘画天赋,家里总是充满了颜料和阳光的味道。
她们一起上学,一起分享少女的心事,约定要做一辈子的好姐妹
只是,那个曾经欢声笑语,像一泓清泉般生动明亮的江岁年,怎么就悄无声息地干涸了呢?
她好似一朵失了魂的花,在她曾最向往的婚姻里,一日日凋敝。
这场她盼了半生,拼尽全力才抵达的婚姻,如今,竟成了囚禁她的牢笼。
想到这里,江怀夕的眼眶湿润了。
她轻轻握住江岁年滚烫的手,低声呢喃。
“年年,姐姐在这儿,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