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uk小说网 > 太监无双 > 第127章 各地乱象!

第127章 各地乱象!

随着司礼监苏无忌亲自加盖了传国玉玺,由内阁明发天下的《清丈田亩及一条鞭法诏书》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大昭各省府州县,整个官场与士绅阶层顿时为之震动!

这可以说是大昭立国两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改革!

然而,与诏书几乎同时抵达许多地方官员案头的,还有来自京城座师,靠山,同派系大佬的密信。

这些信有帝党周明远亲自写的,有勋贵魏国公,英国公写的,也有更多其他党派的大佬写的。

但他们信中的内容却是大同小异,与诏书精神截然相反:

“苏阉乱政,此诏乃亡国之兆!吾辈正人君子,岂能俯首听命?”

“尔等谨记,此改革必不可遵从,必须阳奉阴违!”

“我士绅之辈,十年寒窗苦读方才换来朝廷的免税,岂能因苏阉狗一句话就废除!”

“清丈田亩?简单!只清丈那些穷棒子,自耕农的田地便是!把他们的田亩数量往多了报,赋税往重了算!让他们彻底无路可走,看他们还感不感激那苏阉的‘德政’!”

“一条鞭法,废除杂税?哼!名目没了,再立新的便是!火耗、摊派、脚钱……名头多得是!总之一句话,税赋只能多,不能少!”

“诸公谨记:他苏无忌要往东,我等便往西!务必将其新政彻底搞砸,使其天怒人怨,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灭亡!”

内阁首辅周明远在密信末尾,甚至带着一丝得意的冷笑补上一句!

一场自上而下的“软抵抗”和“政策扭曲”在帝党与勋贵势力盘根错节的地方迅速蔓延开来。

苏无忌自然是知道帝党和勋贵们要捣乱的,因此他原本准备亲自带队,巡查各地!

到时候他手持尚方宝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走到哪,砍到哪!

砍到人头滚滚落地,砍到帝党不敢逞凶,砍到黎民百姓能够有一条出路。

但勋贵参与其中后,局面确实要危险的多。

尤其魏国公和英国公两人掌管外禁军五万人,就盘踞在京城郊外虎视眈眈。

因此,苏无忌无法离开,必须亲自坐镇紫禁城,震慑这些勋贵。

不然苏无忌真怕自己前脚刚走,这些该死的勋贵就起兵作乱!

苏无忌只得派出自己的东西二厂心腹,到处巡查,希望改革能够好一点。

不过苏无忌也不是什么都不干,他依旧去了自己的老家,大兴县蹲点。

大兴县位于京郊,距离紫禁城不远,但凡勋贵有个风吹草动,苏无忌都来得及。

而且,苏无忌也需要一个改革试点,来尝试他的真正改革!

这改革不是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在苏无忌那个世界,在大明朝其实是成功了的。

所以,只要好好执行,在大昭也会成功。

苏无忌要改革的,是土地革命!让耕者有其田,让天下万民能够真正的过上好日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种改革太过激烈,就是苏无忌也不敢轻易铺开,必须得先找个试点。

而自己的老家,刚好是最好的试点。

土地革命分两种,一种是暴力派,也就是打倒地主,强行夺取土地,分给老百姓。

一种是温和派,也就是通过赎买的方式,从地主手上买来土地,分给老百姓,再从老百姓手上分期收银两,用来继续赎买土地,继续分给新的老百姓。

屁股决定脑袋,苏无忌若是身处白莲教,那必然选择第一种。

但他现在是朝廷堂堂二品大员,执掌司礼监的内相,就必须站在朝廷这边。

因此,苏无忌不能光明正大的抢地主的土地,只能通过第二种办法,赎买!

好在苏无忌接连抄了曹德贵,汪直,冯保,安亲王,四大巨头的家,兜里着实富的流油,足有上百万两银子。

别的不敢说,买下老家大兴县的土地,苏无忌还是可以的。

当然,赎买也得有强大的武力保障,毕竟不是每个地主都肯卖地的,有些还会喊出高价。

幸好,苏无忌最不缺的就是武力。

如果好好的和你买地说不通的话,那就去跟我的诏狱说去吧!

靠着一手银两,一手大棒!

苏无忌迅速的买下了大兴县的土地,并且按人口一户户的分发了下去!对于已经在东西二厂或者禁军中为苏无忌卖命的家庭,苏无忌还额外多分了一些!

最终,成功让这个穷的以当太监为生的大兴县,变得欣欣向荣起来!成功的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当然,由于这钱是苏无忌出的,不是直接抢来的,因此苏无忌必须得从这些农民上收回成本,这样才能继续赎买,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这些农户每年在赋税之外,还再给苏无忌交一笔买田银,一共交十年!以此让苏无忌收回成本。

好处就是苏无忌给的银子不需要利息,而且苏无忌从地主那买田便宜,若是农民买田根本买不到这种价格。农民为此省下了很大一笔钱。

另外,便是他们提前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也免去了田租的烦恼。算下来日子也比之前好过了了,而且十年后田也有了!

一举两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