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时,赵峰、王一等人眼睛不经亮了,他们一脸期盼地看着赵飞云,正准备对方一声令下,他们高呼英明。
可随着赵飞云平静的声音响起,立马让他们陷入绝望与愤慨。
“严令任何军士出堡野战,为令者皆斩,并将其家属逐出永安堡,永不复用。”
为了保险起见,赵飞云甚至还出动了王顺。
“王顺听令,命你即刻率领旗下军士看守堡门,禁止任何人出入。”
听到赵飞云的命令后,王顺毫不疑赐地大喝道:“得令!我定依照总旗大人的指令行事。”
他心中虽然极力想战,可总旗大人的命令高于一切。
说完王顺毫不犹豫就转身离开,准备前去看守堡门。
看着这一幕,赵峰王一两人彻底绝望了。
因为他们深知王顺对于赵飞云的忠心。
即使是整个永安堡都选择了背叛赵飞云,这王顺都绝不会背叛。
并且这王顺天生神力、头脑简单,是个名副其实的猛士,旗下的那群军士对他也是极为佩服。
想要从此人眼下出城野战,除非从王顺尸体上踏过去。
他们知道自己出城野战的机会彻底破灭了。
但赵峰内心还是抱有希望,认为赵飞云绝不会放弃这些粮食的,也不会任由鞑子在永安堡附近肆虐最终全身而退。
他仿佛抓住了最后的稻草般一脸奢望地嘟囔道:“不不会的,我相信总旗大人一定有所谋划,他决不是什么贪生怕死之徒!
对了,那沈千户十分看重我们总旗,在得知这里的状况后定会出兵来援!
总旗大人任由敌军收割粮食就是为了消磨鞑子兵的精力,拖延他们的时间,一定是这样的。”
听到这话的王一只是一味地摇头,内心对于赵飞云的信心越加动摇了。
他才不信有什么援兵呢!
如果那沈千户真要来援,怕是早在上午就已经赶了过来,怎么可能等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踪迹呢!
这赵峰只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整个永安堡的气氛也越加低沉凝重,就连军士们都有些动乱。
一时间军心动荡不安。
鞑子兵驱使大量百姓前来永安堡的军田收割粮食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永安堡。
午饭过后,三三两两的新兵聚在了一起,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听说那鞑子兵一上午就收割了大几百石的粮食,并且附近的鞑子兵也闻讯赶来,光是鞑子精兵就有百人”
“鞑子过百不可敌呀!咱们永安堡这次是完蛋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肆虐军田。”
另一人忧心忡忡地接过话,眼中满是焦虑和惶恐。
听到这话的一位老兵忍不住开口哼道,“都慌什么?总旗大人定然是有所计谋,我们只等命令即可!”
他的语气看似坚定强硬,但背着的双手却不自觉捏紧了,显然他内心并不像表面上的那般镇定。
出于对赵飞云的信任,许多堡民还是选择相信赵飞云,并认为他定有什么计谋正在蕴量。
但一则流的出现,彻底击碎这来之不易的信任。
据流所说,赵飞云之所以不实施坚壁清野策略,其目的就是特意让这些鞑子兵将粮食运走,以免对方攻城,要其性命。
这则流一出,顿时引发更大的骚乱。
因为这种事在边境并不常见。
许多屯堡乃至百户所为了防止被鞑子兵攻城,他们会送出大量的粮食或是财物交给鞑子军。
还有些更加过分的会将一些新兵派出去送死,一边满足鞑子军的杀戮要求,一边还能制造军士损失惨重,无力守卫辖区的假象。
这些长官为了不与鞑子军交战,可谓是下作至极。
而鞑子军见状也会心照不宣地选择放过这些屯堡,前往他处劫掠。
这样的结果便是鞑子军越劫掠越强,而众多屯堡却是越来越弱,一些敢打敢战的屯堡更是消亡极快。
这些新兵中有许多人都是因此而离开原屯堡的,他们看不惯这种事也不愿去充当炮灰,这才前来永安堡准备击杀鞑子兵,结果却发现,这些长官似乎都是一个样。
“啊,如果真是这样,那平白让这些鞑子兵抢走如此多的粮食,之后还不知道会因此死上多少人呢?”
“这赵飞云简直是罪恶深重、可恨至极呀!”
在众人的咒骂声中,有人出声安慰起来:
“大家放心,这蠢货-->>总旗死定了,如此大的事情必定隐瞒不住,而这家伙又是个村民出身,没人会去救他的,他这次必死无疑!”